從麻將桌“轉戰”到釣魚處
摘要:□班永威 文/圖 釣到的魚。 在河邊垂釣。本期的主人公趙偉(化名)也許能引起一些人的共鳴,讓一些“麻友”愛上釣魚。數年前,趙偉是一名“麻將專業戶&rd
□班永威 文/圖
釣到的魚。
在河邊垂釣。
本期的主人公趙偉(化名)也許能引起一些人的共鳴,讓一些“麻友”愛上釣魚。
數年前,趙偉是一名“麻將專業戶”,只要有空,就去打麻將。可在麻將桌上認識一名釣友后,他不再打麻將,而成了釣魚愛好者。
“放棄”麻將
趙偉今年35歲,是一名自由職業者,平時閑的時間比較多。“我的時間比較充裕,以前沒事時就打麻將打發時間。”趙偉稱,他一個星期至少打3次麻將,每次都在6個小時左右。
時間久了,趙偉感覺自己的身體狀況大不如以前了,腰部和肩部總發酸,有種沉重的感覺。
前年春天,趙偉的一名“麻友”讓他一起去釣友。這名“麻友”雖然也打麻將,但打得次數很少,花費在釣魚上的時間比較多。既然朋友邀請, 趙偉想:“去看看吧。”
“我小時候釣過魚。看到朋友們釣魚,勾起了我兒時的記憶。去了幾次后,我也慢慢喜歡上釣魚了。”趙偉告訴筆者。
對于釣魚,趙偉是個門外漢,接觸的時間越長越發現這是一門學問。朋友讓趙偉玩“路亞”(即假餌釣魚,是模仿弱小生物引發大魚攻擊的一種方法)。如今,他的裝備已從一套發展為3套,控魚器、魚扣、皮膚服,還有大大小小50多個誘餌。
趙偉說,第一次釣到魚后的激動心情,現在想起來還意猶未盡。但后來,更多的是在“打龜”(沒有漁獲的意思)。
“我不在乎能否釣到魚,更多的是享受操縱誘餌、判斷水況、了解魚情的快樂。我現在很少打麻將了。”趙偉說。
購買裝備
趙偉的一名釣友是“路亞”的資深玩家。今年40歲的他,目睹了這種新式釣法由進入我市到隊伍逐漸壯大的過程。他告訴記者,“路亞”最早起源于芬蘭,之后逐漸在歐洲流行,隨著網絡的普及,傳入中國。
在朋友的推薦下,趙偉買了幾套裝備,其中一套“路亞”裝備價格約800元,最貴的數萬元。
“前段時間,一名釣友在外地定制了一個進口轉盤,價格兩萬多元。”趙偉說,“仿真魚餌上有彩色波紋,在水中看起來像魚的鱗片。在收線的時候,仿真魚餌還會做出與真魚相似的游水姿勢。”
享受“釣”趣
趙偉告訴筆者,當仿真魚餌進入水中時,被驚擾的大魚在獵食心理的驅動下,會沖上來咬魚餌,往往就這樣上鉤了。所以,通過“路亞”釣到的基本上都是大魚。
“‘路亞’玩家需要有一定的經濟基礎。除了購買裝備需要資金外,去鄉下的自然水域或者水庫,需要有很多業余時間。‘路亞’愛好者,崇尚生態環保。他們大多選擇自然水域,在江河、湖泊邊垂釣。”趙偉表示。
隨后,趙偉向筆者展示了釣魚動作:先將魚線拋出,隨即收線,然后再拋,這樣反復拋和收。傳統釣魚法講究的是靜,而“路亞”釣法,身體始終處于運動狀態。
趙偉說,“路亞”玩家不在乎“魚”,在乎的是“釣”。很多玩家將魚釣起后,又放回到大自然。另外,傳統魚餌對自然水域有一定的污染,而“路亞”的餌料不但對環境無害,還可以重復使用。
“釣魚帶來的快樂遠遠大于打麻將。那些愛打麻將的朋友可以考慮加入釣魚大軍。”趙偉稱。
責任編輯:fl
(原標題:駐馬店網)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