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核電復興難以減少碳排放
摘要:原標題:日核電復興難以減少碳排放 工作人員在川內核電站進行檢查。 圖片來源:Asahi Shimbun 日本九州電力公司宣布,川內核電站1號機組8月11日成為該國首座被審查
工作人員在川內核電站進行檢查。
圖片來源:Asahi Shimbun
日本九州電力公司宣布,川內核電站1號機組8月11日成為該國首座被審查符合新安全標準后重啟的反應堆,日本由此結束了近兩年的“零核電”狀態。2011年3月福島第一核電站發生事故后,日本國內的核電站反應堆因定期檢查等原因陸續停止運轉。
這將有助于世界第三大經濟體減少碳排放。但分析人士指出,日本要想將全球氣溫升高維持在不超過前工業時代2攝氏度的水平,該國政府的能源計劃可能過于溫和。
該計劃主要回歸了日本之前的福島能源結構:主要為煤炭和核能,還有規模較小但在穩步增加的太陽能。日本東京可持續能源政策研究所所長Tetsunari Iida 說:“政府和重工業界的心態仍是相同的:試圖保持核電和煤炭。”
日本共有約50座商業核反應堆。在2011年大地震之前,日本全國始終保持有30多座反應堆處于運轉狀態,全國電力供應約30%來自核電。日本當時曾計劃將核電比例提高到50%。大地震引發福島核電站事故,促使日本對核電行業進行整頓。當時的內閣政府決定逐步淘汰全部核電,并利用可再生能源和化石能源取代核能。
但是,2012年上臺的安倍晉三政府決定復興核電,并計劃重新啟動盡可能多的反應堆。今年7月,日本政府與美國簽署了減少溫室氣體排放目標協議。協議指出,到2030年,核電將占日本用電需求的至少20%,而水電和太陽能等可再生能源將占22%。
雖然這將減少日本的碳足跡,但到2030年化石燃料供能仍將占一半。核能和可再生能源將有助于控制碳排放,不過,總體排放水平僅比1990年的水平減少18%。
2012年5月,日本全國進入“零核電”狀態。當年7月,為了應對電力短缺的問題,位于日本中部的關西電力公司大飯核電站3號和4號機組暫時重啟,但于2013年9月進入定期檢查并再次停運。九州電力公司在2013年7月申請重啟川內核電站1號和2號機組。(張章)
責任編輯:fl
(原標題:《中國科學報》 )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