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企業謹防“偽互聯網+”誤區
摘要:原標題:傳統企業謹防“偽互聯網+”誤區 “互聯網+”時代正在來臨,傳統產業全面觸網業已成為發展趨勢,越來越多的企業開始加速擁抱互聯網。然而,
“互聯網+”時代正在來臨,傳統產業全面觸網業已成為發展趨勢,越來越多的企業開始加速擁抱互聯網。然而,專家指出,傳統企業要想與互聯網商業真正徹底融合,關鍵是要以互聯網思維重構商業模式和業務流程,同時應避免盲目投資、不接地氣、概念炒作等誤區。
互聯網融合傳統商業將成主流
國務院不久前發布《關于積極推進“互聯網+”行動的指導意見》,提出11項重點行動,其中在“互聯網+”電子商務行動中,要求大力發展行業電子商務。鼓勵能源、化工、鋼鐵、輕紡、醫藥等行業企業,積極利用電商平臺優化采購、分銷體系,提升企業經營效率等。
業內人士預計,未來十年內中國社會消費品零售市場,網絡購物將成為主渠道,而且相當部分的線下購物也會與互聯網息息相關。互聯網將與傳統商業融合,成為社會主導商業模式。
IDC中國認為,互聯網將成為促進產業升級、引導國家新經濟發展的重要通路。
其中,“互聯網+”為改造提升傳統產業提供了巨大空間。當前中國傳統制造企業面臨的瓶頸主要包括商品大批量生產后的營銷遇到了前所未有的難題;傳統B2C模式下,信息傳遞緩慢而分散,導致出現大量的產品庫存現象;傳統制造企業不具備零售能力等。而“互聯網+”模式已成為信息經濟條件下企業增強競爭力、提升附加值的有力手段。
在“互聯網+”戰略下,傳統企業開始積極觸網。比如,近日浙江巨化股份公司與網盛生意寶宣布擬出資3000萬元設立合資公司,共同打造服務于巨化股份的電商平臺、互聯網供應鏈管理平臺和互聯網金融平臺。網盛生意寶董事長孫德良稱,雙方合作旨在更好地幫助傳統企業實施“互聯網+”戰略,傳統企業是實施“互聯網+”的主要載體和踐行者,與互聯網企業合作是傳統企業實施“互聯網+”的重要方式之一。
在中國電子商務研究中心主任曹磊看來,當前傳統企業“互聯網+”主要可概括為三種方式:一是自建平臺;二是收購,像百圓褲業收購環球易購和前海帕拓遜、奧康國際參股蘭亭集勢等;三是“借船出海”,通過與第三方電商平臺合作來實現“互聯網+”。
謹防陷入“偽互聯網+”誤區
眼下各行各業都正在積極觸網,但在這其中也不乏風險與泡沫。
“你以為你在做互聯網+嗎?很可能你就是做了個網站而已。”在業內人士看來,當前許多企業并未看清互聯網商業的核心本質,就輕易使用技術改造,或者盲目跟風,炒作概念,而項目本身又脫離實際,最終無疾而終。
國內知名電子商務服務與技術供應商商派CEO李鐘偉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當前企業觸網失敗主要有三種情況:一是企業并沒有搞清楚互聯網商業本質,只是簡單的把自己的商品放到互聯網上;二是熱衷追求概念,花巨資把企業包裝成一家所謂的“互聯網”公司,但并沒能真正地服務于企業的業務發展目標;三是目標過于宏大,商業模式聽上去頭頭是道,但實際上不切實際,真正實施起來就會發現不接地氣。
“現在很多傳統企業的互聯網+其實是‘偽互聯網+’”。在李鐘偉看來,目前很多正在觸網的傳統企業,從技術角度來說其實還停留在管理軟件的狀態,這些企業認為“逢網必火”,自己在天貓、當當、京東上建立了平臺,信息化流程也做了,就算是“互聯網+”。實際上,一些企業搭建的互聯網業務沒有按照用戶的需求進行變革,多半是一種“偽互聯網+”的狀態。
深圳一家醫藥保健品企業,兩年前決定加大互聯網投資,用互聯網手段對集團在全國的2萬多個店鋪、柜臺、網點進行改造,一百多人的技術部門也升級為集團的技術公司。然而兩年后,企業負責人發覺這兩年在做的其實仍是企業內部的信息化,并不是真正的互聯網化;技術公司沒有去做店鋪網點等用戶終端的業務升級,也未能真正地用互聯網手段來改造、提升業務流程和商業模式。
針對傳統企業的互聯網轉型,蘇寧云商董事長張近東近日表示,實體企業做O2O不要陷入兩種極端思維:一種是速勝論,以為做個網站,做個APP就是“互聯網+”了;還有一種是速亡論,把互聯網神化了,吹成沒有互聯網基因,就做不成互聯網企業。
以用戶為中心重構商業模式
目前,產業互聯網重塑傳統產業的進程才剛剛開始。互聯網時代,企業不再是簡單地聽取用戶需求、解決用戶的問題,更重要的是與用戶隨時互動,并讓其參與到需求收集、產品設計、研發測試、生產制造、營銷服務等環節。
“互聯網轉型不要想著一蹴而就”。據張近東介紹,蘇寧的互聯網轉型邏輯第一步是+互聯網,首先是在平臺方面+渠道,上線蘇寧易購,開發PC端、移動端和收購PPTV,并進入TV端;其次是+商品,不僅是把線下的商品搬上網,還要開拓適應互聯網平臺的品牌和品類;再次是+服務;第二步是互聯網+,通過互聯網+線下渠道,豐富實體店的商業形態、品類業態;其次是互聯網+商品,突破了門店品類展示數量、陳列方式的局限;再次是互聯網+服務,“移動支付、場景互聯、社交服務”成為線下O2O的三大方向。
李鐘偉表示,傳統產業拓展電子商務,在經歷了前些年流量之爭為焦點的“電商一戰”后,接下來將進入新的階段,即以客戶體驗為核心,以C2B(即消費者到企業)為戰略方法論。傳統企業要想與互聯網商業徹底融合,必須建立以“C2B”為主導的互聯網商業思維,需要全盤以客戶為中心,重建企業商業模式。
“傳統商業的思維是以產供銷一體化等企業內部管理角度去建立的企業商業模式,而互聯網+商業思路的核心是圍繞用戶角度去重構商業”。李鐘偉稱,傳統企業必須改變一種觀念,從自我為中心轉移到以C(客戶)為中心。企業需要掌握客戶端而設定商業的規則,建立客戶與企業的連接能力,依托技術實現C2B的互聯網商業。
責任編輯:fl
(原標題:經濟參考報)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