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銀初:為菇農擎起科技之燈
摘要:記者 溫培雅多年來,他懷著對三農深厚的感情和為民服務的責任意識,始終堅持在食用菌生產第一線進行研究、技術培訓和成果推廣,真真切切為老百姓辦實事、謀實惠,得到了廣大
記者 溫培雅
多年來,他懷著對三農深厚的感情和為民服務的責任意識,始終堅持在食用菌生產第一線進行研究、技術培訓和成果推廣,真真切切為老百姓辦實事、謀實惠,得到了廣大老百姓的一致好評。他就是市農科院園藝研究所副所長、副研究員魏銀初。
魏銀初是我市第六批、第七批、第八批專業技術拔尖人才,長期從事食用菌的新品種選育及高產栽培技術研究工作。多年來, 他一頭扎進蘑菇棚里,測溫度、測濕度,向老菇農取經,研究食用菌生產技術和新品種的開發、推廣。先后選育平菇新品種1個,引進篩選新菌株6個。主持國家及省、市科研課題10多項,獲得省級成果3項、市廳級成果5項,累計推廣食用菌新品種達13000萬袋,創造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4億元,出版專著2部,在國家及省級刊物上發表論文30余篇,為我市食用菌新品種的推廣應用及農業生產作出了貢獻。正是魏銀初這樣一份深深的執著和一股子不服輸的韌勁,不斷推動著事業攀登高峰,引領家鄉的父老鄉親走出了一條致富大道,同時也成就了自己輝煌的事業。
心系食用菌 潛心搞科研
駐馬店是農業大市,作物種類多、產量大,主要種植有小麥、玉米、花生,每年可產生大量的作物秸稈,這些秸稈急需科學合理利用,在目前的技術條件下,大力發展食用菌生產,全面提高食用菌利用秸稈的范圍和規模,是有效解決秸稈問題的有效途徑之一。魏銀初帶領食用菌科研團隊,針對我市氣候特點,結合生產實際,創造性地開展科研攻關,選育出平菇新品種駐9703,填補了我市食用菌新品種選育的空白。
為推動我市食用菌發展,魏銀初跑遍全國各地收集食用菌育種資源,每年在炎熱的夏季都要到山上采集野生資源用于創造育種材料。通過雜交選育、菌絲紫外誘變、田間系統選育等手段選育出適宜秸稈栽培的廣溫型平菇新品種駐9703,通過種植,每年消耗農作物秸稈120萬公斤,創造經濟效益400多萬元。
承擔大課題 推進大發展
春夏秋冬,田間地頭留下魏銀初深深的腳??;寒來暑往,食用菌大棚里閃現著魏銀初忙碌的身影。他承擔的國家星火計劃子課題香菇主產區利用非純木屑栽培技術提升與規?;亟ㄔO,是我市食用菌工作的又一重大課題,傳統袋料香菇栽培技術消耗林木資源量較大,為了解決香菇生產長期單純依賴林木資源的菌林矛盾,用一定比例的農作物秸稈替代木屑栽培香菇,降低林業資源的消耗量,實現香菇產業的可持續發展。經試驗,采用硬質秸稈材料為主料,或以硬質秸稈材料為主添加一定量木屑的配方,用于栽培香菇是可行的。在木屑培養料中加入一定比例的玉米芯(10%左右),可以獲得與純木屑主料栽培同樣的效果,香菇子實體的生物轉化率、鮮菇產量、經濟效益等,與純木屑袋料香菇無顯著差異。如果我市香菇生產有10%的秸稈替代木屑,每年可節約8萬立方米樹木的砍伐,減少生態破壞。
2008年農業部建立國家食用菌產業體系綜合試驗站,全國共建有19個試驗站,河南省僅2個試驗站,駐馬店被列入國家級綜合試驗站,魏銀初任國家食用菌產業體系綜合試驗站站長。他帶領團隊在豫南地區,重點覆蓋南陽、駐馬店開展完成了香菇精準化生產技術,玉米芯栽培平菇精準化生產技術,短段木熟料靈芝栽培過程控制技術集成、示范等任務,成效明顯。這些技術的集成推廣為我省的食用菌規?;?、標準化、精準化、規范化發展起到積極的推動作用,促進食用菌生產上一個新的臺階。
因為對腳下這方土地愛得深沉,盡管已是小有成績,魏銀初仍邊干邊學,帶著他的團隊,憑借一腔熱情和執著,在食用菌產業發展道路上孜孜以求,不斷前行。
責任編輯:wtt
(原標題:駐馬店網)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