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上半年網店零售額增長超五成
摘要: 原標題:廣州上半年網店零售額增長超五成 上半年在建地鐵360個工地開工347個 下半年完成行政區劃調整 廣州日報訊 (記者盧文潔)昨日,在廣州市第十四屆人大常委會第
原標題:廣州上半年網店零售額增長超五成
上半年在建地鐵360個工地開工347個 下半年完成行政區劃調整
廣州日報訊 (記者盧文潔)昨日,在廣州市第十四屆人大常委會第四十一次會議上,市長陳建華作上半年工作情況和下半年工作安排的報告。他透露,下半年將完成行政區劃調整,加大簡政放權;同時實施現代服務業和先進制造業“雙輪驅動”戰略,實施“互聯網+”行動計劃,壯大3D打印、無人機、智能穿戴設備等新業態。
重點項目完成投資469億
陳建華在報告中表示,今年上半年,廣州全市地區生產總值達8285.3億元,同比增長8.1%,民生社會事業扎實推進,主要經濟指標趨穩向好。他介紹了經濟增長的新亮點:
廣州全年安排156個重點項目,上半年完成投資469億元,占年度計劃的40%,帶動全市完成固定資產投資1965.7億元,增長14%,其中民間投資增長39.3%,持續保持高速增長。
在擴大消費需求方面,上半年,全市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為3801.8億元,增長11.2%,其中網上商店零售額增長57.2%。廣州還加大“走出去”企業扶持力度,加強與“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沿線國家貿易,貿易額達880.7億元,增長33.1%。
上半年,完成商品進出口總值3917.2億元、增長8.7%,實際利用外資30.9億美元、增長11.6%;境外投資項目協議投資總額達29億美元,增長85.2%。
360個地鐵工地開工347個
陳建華進一步透露了系列城市建設重大項目的最新進展情況。白云機場第三跑道投入運行,第二航站樓主體土建工程完成80%,噪音區治理安置區建設抓緊推進。
南沙港區三期工程完成年度投資計劃的62%,廣州港深水航道拓寬工程、近洋碼頭工程、南沙國際郵輪碼頭工程等項目前期工作有序推進。
穗莞深、佛莞、廣清、廣佛等輕軌項目進展順利,9個在建高速公路項目完成年度投資的56%,在建地鐵360個工地開工347個,廣州大橋拓寬、流花湖隧道、黃埔疏港道路、豐樂北路和龍溪大道快速化改造等130個重點道路交通工程建設扎實推進,立體交通網絡進一步完善。
在生態環境治理方面,上半年環境空氣質量達標天數為156天,增加18天,PM2.5平均濃度下降26.4%。此外,深化垃圾分類處理,繼續落實市人大2012年2號議案決議,在781個社區實行垃圾“定時定點”分類投放,完善垃圾分類收運網絡,垃圾終端處理設施建設進展順利。
下半年完成行政區劃調整
展望下半年的經濟態勢,陳建華表示經濟環境依然錯綜復雜,有利條件與不利因素并存,經濟既有增長動力,也有下行壓力。
為此,下半年將集中力量推進156個年度重點建設項目,實現投資約1180億元,帶動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提速。
陳建華還透露,下半年將完成行政區劃調整,加大簡政放權,規范政府權力清單;加快政府公共平臺建設,推進工商登記便利化,加強事中事后監管;進一步深化投融資、財稅、金融、價格等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改革,加快國企混合制改革,更好地發揮市場機制作用,更有效地調動民間投資積極性,為經濟發展注入新的動力。
陳建華表示,將加快機場、港口、地鐵、高速公路、學校、醫院、市政等在建工程建設,抓緊未開工項目盡快動工。創新城市建設項目融資模式,著力解決用地、審批、市政配套等問題,推動項目盡快落地。
十件民生實事完成過半
今年上半年,市本級財政投入25.8億元用于十件民生實事,工作進度總體過半,其中提高特殊人群救助水平、新增城中村視頻監控工作已經完成。
據介紹,市財政安排5.14億元幫扶就業,發放高校畢業生求職補貼,舉辦大學生創業培訓班,提高創業擔保貸款額度,資助勞動力技能晉升培訓3.46萬人,全市新增就業17.85萬人。
提高企業退休人員和城鄉居民基礎養老金至每人每月3200元、180元,失業保險金標準提高到每月1516元,生育保險待遇人均2.3萬元,新增五險參保68.21萬人次。
籌集建設保障房(含住房租賃補貼)10925套,基本建成保障性住房13640套。擴大住房保障范圍,準入標準提高到人均可支配收入29434元,住房租賃補貼標準提高到每平方米25元,將來穗人員、夾心層特定群體納入保障對象。
今年上半年,廣州還安排3.4億元支持各類幼兒園建設,改善農村地區和特殊教育辦學條件,各區全部通過“全國義務教育發展基本均衡縣”省級評估。
廣州還重點打擊涉毒、黑惡等突出違法犯罪活動,全市案件類警情下降4.3%;村(社區)法律顧問辦理各類業務2.8萬多件,化解社會矛盾糾紛1.3萬多宗。組織47個美麗鄉村試點,完成40個名村創建工作,啟動251個幸福社區創建工作。
賣地收入下降近六成 財政收入下降逾兩成
廣州日報訊 (記者盧文潔)今年上半年廣州市財政預算總收入同比減少兩成多。昨日,市財政局局長袁錦霞作上半年市本級預算執行情況的報告。上半年,廣州全市財政預算總收入完成911.2億元,同比下降20.3%,僅完成年初計劃的34.9%。究其原因,最首要的是賣地收入同比大減。據悉,全市土地出讓收入今年上半年僅完成184億元,去年同期賣地收入則為451億元,同比下降59%。
上半年財政收入“告急”?
袁錦霞在報告中透露,市本級財政預算總收入為461.4億元,同比下降27.3%,為年初預算的32%。其中,一般公共預算收入為284.2億元,同比增長7.6%;政府性基金收入為137.8億元,同比下降57.7%;國有資本經營收入為30.1億元,同比增長4%;財政專戶管理資金收入為9.3億元,同比下降41.2%。
其中,政府性基金收入下降幅度最大,同比下降近六成,僅完成年初預算的19.3%。構成政府性基金的六項收入中,只有政府住房基金同比增長,其余均為下降。
而其中市本級的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收入更是“大跳水”,今年上半年僅完成107.2億元,同比下降63.7%,僅為年初預算的16.2%。袁錦霞在報告中解釋了減收原因,最主要的是受出讓地塊減少的影響。
財政專戶管理資金的降幅也不小, 袁錦霞分析減收原因主要是中小客車增量指標競價收入、福利彩票發行費、單位住房基金等收入納入一般公共預算管理或政府性基金預算管理,因而收入同比出現凈減。
在稅收收入方面,增值稅、企業所得稅、個人所得稅的增幅分別為20.6%、4.7%、14.1%,而營業稅、中小稅種則出現下降。其中,營業稅完成26.3億元,同比下降2.7%,報告中解釋,減收的主要原因是去年下半年實施的電信業營改增試點改革后今年上半年同比凈減;中小稅種完成90.3億元,同比下降5.6%,減收主要是受去年上半年大宗土地出讓影響,對比今年土地契稅大幅減收。
下半年有望完成年初目標
袁錦霞分析認為,全年來說財政收入仍有可能完成年初定下的計劃。一方面是近年來廣州經濟結構調整和產業轉型升級為財政收入增長奠定了基礎,增強了經濟增長的內生動力和抗外部沖擊的能力;另一方面,隨著下半年土地出讓市場和房地產交易市場的回暖,會給財政收入進一步提升帶來空間。從數據上看,上半年廣州一手房住宅銷售面積同比增長21.8%;二手住宅銷售面積同比增長2.6%,轉負為正。
袁錦霞預計,下半年的轉變將逐步反映在稅收上,考慮到房地產業稅收占廣州地方稅收的比重較大(超過三成),如房地產業稅收回穩,將可對今年全年的財稅收入增長起到一定支撐作用。
“盡管當前全市財政增收面臨的形勢比較復雜,但在經濟運行總體平穩、財稅體制相對穩定的情況下,今年市人大會議通過的全市一般公共預算收入仍有望實現。”袁錦霞如此表示。
全市住宅市場仍供大于求 跨境電商進出口或超50億
廣州日報訊 (記者盧文潔)雖然三大支柱產業產值增長放緩,但服務業、金融、信息服務等現代服務業增長快,成為經濟新亮點。昨日,市發改委副主任鄧宏永報告了廣州市2015年上半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執行情況,詳解當前廣州整體的經濟狀況。
南沙新設立企業大增兩倍
加快發展的服務業成為廣州經濟發展中的一大亮點。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服務業增加值為5483.37億元,增長8.9%,與去年同期持平,比一季度提高1個百分點,占GDP的比重達到66.2%,同比提高1.4個百分點。
金融業領先增長。金融業增加值增長13.8%,同比提高3.1個百分點,占GDP的比重達到8.8%。新增4家法人金融機構(總數49家)、8家上市公司(總數113家)。
鄧宏永在報告中指出,房地產業持續回暖。6月當月一手住宅網簽面積達112.27萬平方米,創去年以來月度新高,但他同時表示,目前全市住宅市場仍處于供大于求的局面。
“創業熱潮正在興起。” 鄧宏永介紹,今年上半年發揮市創業投資引導基金的撬動作用,扶持建設創業基地243個,促進創業人數1.4萬人,創業帶動就業6.58萬人。“互聯網+”創業熱潮方興未艾,上半年信息傳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新登記市場主體大幅增長192.5%。在自貿試驗區利好帶動下,南沙新設立企業大幅增長201%。
開展汽車平行進口試點
鄧宏永表示,下一步廣州將加快空港跨境電商試驗園和南沙跨境電商孵化器建設,力爭新設3~5家跨境電商展示體驗(交易)中心,全年完成跨境電商進出口超過50億元。大力發展飛機、船舶等融資租賃,協調解決好征信系統接入、登記公示等行業問題。積極開展汽車平行進口試點,加快建設汽車出海大通道及全球品牌汽車展貿中心,吸引汽車銷售公司和進出口商落戶南沙。
責任編輯:fl
(原標題:廣州日報 )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