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宮大客流管理值得學習
摘要:原標題:故宮大客流管理值得學習 大客流是特大型城市一般都會面臨的治理課題。北京的故宮是國內外游客都向往參觀的景點,它是怎樣應對大客流的?有哪些舉措和高招?在日
大客流是特大型城市一般都會面臨的治理課題。北京的故宮是國內外游客都向往參觀的景點,它是怎樣應對大客流的?有哪些舉措和高招?在日前的一次考察中,有三點讓我印象深刻。
一是對大客流的認識。他們把游客作為服務的對象,而不是管理的對象,體現了人文關懷。如旺季增加洗手間,特別是女性洗手間的數量;增加對文物建筑無害化的照明,游客再不需要把臉貼在玻璃上才能看清;增加開放區域的座椅,為游客“有尊嚴地休息”提供了方便;提前半小時或一小時售票,延長自己的工作時間,縮短游客等候參觀的時間;在下雨、下雪天,免費提供雨衣,防止因人多撐雨傘而誤傷他人。
二是對大客流的態度。人多不可怕,就怕無秩序。近3年來,故宮博物院每年接待的游客多在1500萬人上下,平均日接待游客4.6萬人以上,春節和“五一”、“十一”黃金周期間日均游客都在12萬人,比盧浮宮、大英博物館等都要高,2012年故宮旺季單日客流量一度突破18萬人,刷新了歷史記錄。
故宮曾是一座皇宮,進入故宮博物院的游客有一個顯著的特點,就是90%的游客幾乎都是目不斜視,一直往前走,急于去看皇帝曾經坐在什么地方、曾經躺在什么地方,特別是后東西六宮,通道都很狹窄,單位時間內并不適宜接待大批量的游客。怎么辦?大客流時,截流、分流、導流三管齊下。采取臨時關閉太和門和太和殿,限制進入御花園的游客數量等措施,用截流的手段防止在這些高臺區域因人員擁擠發生跌倒、摔傷進而引發踩踏;整體上實現由南往北單向參觀,在養心殿等一些狹窄的通道口,嚴格控制游客回流,防止人流對沖引發事故;擴大開放面積,增加游客容量,打開平時處于關閉狀態的一些院墻門,調整和增加開放通道,用分流的手段,分解大客流;增加售票口、檢票口、安檢口,在客流高密集區,快速引導游客進園參觀。他們還啟動了游客流量監測系統,實時掌控流量分布,以便精確疏導。這些都為試行限流8萬人次積累了經驗,奠定了基礎。
三是對大客流的保障。保障是防患于未然的最有效措施。人防、物防、技防并舉,及時、準確掌控客流動態。對于高臺、狹窄的通道口等踩踏事件高危地段,在客流高峰時期,他們會在平常安保力量的基礎上,再增加人手,嚴防嚴控,確保安全。與此同時,故宮加強安保工作的素質培訓,既重視端正服務態度,又加強技能培訓,并做到“四會”:會報警、會利用身邊工具和設施前期處置、會急救等基本知識、會快速疏導游客。此外,隨時向游客發布信息的廣播系統、遍布開放區域的視頻監控系統、安裝在各通道出入口的客流監測系統,這些都能及時地監控客流量和客流的分布情況,確保萬無一失。(柴俊勇)
責任編輯:fl
(原標題:解放日報 )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