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提升基層中醫藥服務能力
摘要:健全基層服務網絡 推廣基層適宜技術我市提升基層中醫藥服務能力本報訊 (記者 黃育南 通訊員 黃 立)西平縣二郎鄉村民張新堂因勞累導致的頸椎、脊椎疼痛,跑了好多地方也沒
健全基層服務網絡 推廣基層適宜技術
我市提升基層中醫藥服務能力
本報訊 (記者 黃育南 通訊員 黃 立)西平縣二郎鄉村民張新堂因勞累導致的頸椎、脊椎疼痛,跑了好多地方也沒治好。近日,他聽說二郎鄉衛生院建起了國醫館,而且還實行醫保現場結報,就慕名而來。剛經過五天的中醫治療,就感覺效果確實不錯。張新堂激動地說:“我的頸椎、脊椎已經疼了好多年了,這個國醫館雖然是剛建的,但醫生技術真過硬。才治療五天,疼痛就減輕多了。等我出院了,我一定做一面錦旗來感謝醫生。”
基層中醫藥服務能力提升工程是夯實中醫藥服務基礎、促進基層中醫藥快速健康發展的一項重要工作,對于推動中醫藥事業發展,完善中國特色的醫療衛生服務體系,更好地保障全民健康具有重要意義。根據河南省中醫管理局統一部署,2013年9月起,我市開始實施基層中醫藥服務能力提升工程。市衛計委、發改委、財政局、人力資源和社會勞動保障局、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聯合印發了《駐馬店市基層中醫藥服務能力提升工程實施方案》,提出了推動中醫藥政策在基層貫徹落實、健全基層中醫藥服務網絡、加強中醫藥人才培養和隊伍建設、重視中醫藥特色優勢建設、推廣基層常見病和多發病中醫藥適宜技術、推動基層醫療衛生機構開展中醫預防保健服務等一系列的建設目標。
2014年5月,市衛計委從各縣區選拔了10名中醫基礎好、有教學經驗的老師赴鄭州參加適宜技術培訓。培訓結束后,在各縣區中醫院為衛生院、村衛生室人員共計900余人進行培訓,發放教材1000余套。每個鄉鎮衛生院和社區衛生服務中心至少有1人掌握不少于十種的中醫藥適宜技術,每個村的衛生室和社區衛生服務站至少有1人掌握不少于四種的中醫藥適宜技術。
2015年,驛城區被確定為縣級國家中醫藥管理局適宜技術推廣基地,并為市第二中醫院撥款50萬元,用于建設縣級中醫藥適宜技術推廣平臺建設、技術推廣、設備配備;為驛城區10個衛生院、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撥款130萬元,用于改善中醫診療環境,提高適宜技術水平。市財政還為全市402個村衛生室配備了價值1000元的中醫診療設備,包括霧化器、神燈、電針治療儀等,目前已經全部發放到相關村室,并投入使用。
為了充分發揮中醫藥在促進公共衛生服務均等化中的優勢和作用,西平縣衛生局結合公共衛生服務均等化工作要求,在繼續做好高血壓、糖尿病等慢性病中醫藥防治工作的基礎上,逐步探索將老年人中醫體質辨識和兒童中醫調養服務納入到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工作中,增強了基層醫療機構發展活力,放大了醫改惠民效果。此外,該局還探索開展中醫藥“治未病”工作,引進中醫體質辨識軟件,開展中醫體質辨識工作,努力探索多元化的“治未病”模式,促進基層中醫預防保健服務體系的建設。
據了解,泌陽縣中醫院、西平縣中醫院已于2014年通過了新一輪二級甲等醫院評審,積極推廣適宜技術,培訓相關人員,實現了城市中醫醫院與基層醫療機構的醫療合作共贏,發揮了縣級中醫院的龍頭作用,帶動了全縣中醫藥的事業發展。
“下一步,市衛計委將積極調動各方參與基層中醫藥服務能力提升工程的積極性、主動性,充分發揮基層中醫藥人員主力軍的作用,努力營造全社會關心和支持提升工程的良好氛圍,推動我市基層中醫藥服務能力提升工程邁上新臺階。”市衛計委副主任張伯恩表示。
責任編輯:wtt
(原標題:駐馬店網)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