順陽王墓:至死不渝的愛情見證
摘要:□晚報記者 景中原 文/圖順陽王名朱有烜,是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之孫。他的封地在順陽(今河南淅川),祖籍為安徽鳳陽,皇家陵墓則坐落于南京、北京。那么,順陽王死后為
□晚報記者 景中原 文/圖
順陽王名朱有烜,是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之孫。他的封地在順陽(今河南淅川),祖籍為安徽鳳陽,皇家陵墓則坐落于南京、北京。那么,順陽王死后為何沒有安葬于與其有著密切關聯的故土、封地和皇家陵墓,而是葬于偏僻荒涼的上蔡縣重陽街道金井吳村呢?隨著近年順陽王墓的發現與發掘,通過墓志銘中的記載和金井吳村代代相傳的歷史故事相互印證,揭開了這個神秘的面紗。
亟待保護的順陽王墓。
順陽王墓內部結構。
順陽王墓平剖面圖。
1.吳廣訪友
為愛女締結皇家姻緣
“金井吳村,早在600年前叫大吳莊。后來為啥改名叫金井吳了呢?說起這其中的緣由,還得從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之孫——順陽王朱有烜與本村姑娘吳玉菡之間的一段凄美愛情故事說起。”6月14日,在上蔡縣重陽街道金井吳村,該村村民吳存糧對前來探訪順陽王墓的記者打開了話匣子,娓娓講述起來。
明洪武年間,大吳莊只有吳姓和朱姓兩大戶人家。
先說吳姓家族中有一個叫吳廣的年輕人,應召從戎后屢建奇功,數年間就官升至汀州衛指揮僉事(秩正四品)。真可謂出人頭地,官運亨通。然美中不足的是,他早年喪妻,只有女兒玉菡與他相伴。
再說朱姓家族中有一個叫朱賢保的人,從小就與吳廣在一起推鐵環、上樹、爬墻、捉迷藏,彼此情同手足,親如同胞。朱賢保長大成人后,刻苦好學,四書五經倒背如流。后經地方官推薦,成為開封周定王朱橚府上的幕僚。
一日,朱賢保聞知,20余年未曾謀面的同村好友吳廣從汀州千里回鄉,遂念故友之情,便提筆展紙,傳書邀吳廣到開封相見敘舊。
馬蹄奔騰,車輪飛轉。不及4日,吳廣父女二人便與迎侯在開封南驛站的朱賢保相聚。
初到開封的幾日,朱賢保和家人每天陪著吳廣父女二人漫游古城,卻未敢忘當月老、題紅葉之事。
一晚,他借故拜見周定王第三子朱有烜,暗地里將締姻之事和盤托出。朱有烜聽罷大悅,二人便又如此這般地定下了窺視玉菡的花容之計。
兩天后,在朱賢保的密約牽線下,吳玉菡和朱有烜相逢于開封鐵塔下。二人郎才女貌,一見鐘情,大有相見恨晚之意。
說話間,二人走過鐵塔、越過虹橋,欲往荷亭。正值二人低頭卿卿我我、柔情蜜意地互訴衷腸之際,不曾想,在一個花廊轉角處,他們與一個年過五旬、頭戴明珠冠、足蹬粉底靴步履匆匆的人迎面撞了個滿懷。
誰知,這一撞不要緊,日后竟惹出一樁殺子奪媳的悲劇來。
2.見色起意 周定王殺子奪媳
與朱有烜、吳玉菡撞了個滿懷的是何人?此乃明太祖朱元璋的第5子,朱有烜之父、鎮守開封為藩的周定王朱橚。此時的朱橚,身邊的二妃已故,他早想再婚。今日一見有著沉魚落雁之容、羞花閉月之貌的吳玉菡,他便陡起淫心。
一晚,朱橚差人將兒子朱有烜喚至書房,盤問前幾日和他在一起的小女子姓啥名誰,與他是什么關系。朱有烜不敢撒謊,便如實將朱賢保為他牽線做媒之事一一稟告。朱橚聽罷沉思片刻說道:“為父前日呈報上奏,太祖準下本來,封你順陽(今河南淅州)為王。今日洪武三十五年八月八日,你明日啟程赴任。”朱有烜不敢辯言,便跪拜謝恩而去。
吳玉菡得口信后啜泣不止,哭得像個淚人。
再說吳廣已來開封數日,遂告別朱賢保欲動身離別。朱賢保執意挽留,便說:“令愛玉菡是你的千金,我也當親生女兒看待。現如今她與有烜的終身大事八字才有一撇,我想讓她暫在開封留住,你看可好?”吳廣聽罷,喚來女兒玉菡,叮囑再三后便匆匆告別,只身前往汀州。
時間如白駒過隙,一晃兩個月過去。一日,朱賢保正在庭院觀花,忽地有人來傳,說是周定王朱橚有請,便急奔周定王府。見到朱橚后,朱賢保慌忙磕頭參拜。朱橚忙將他攙起,開口笑道:“聞知你從中牽線搭橋,成就了吾兒有烜與玉菡的天合地配之事。今吾作主,成全美事,佳期已定,明日成婚。”
次日,周定王府張燈結彩,掛紅貼喜,笙管齊奏,好不熱鬧。只見朱橚一襲新裝邁步而至,并命喜宴開席。
鼓打三更,前來賀喜赴宴之人早已散盡,吳玉菡影伴孤燈獨守洞房。然玉菡性格剛烈,寧死不從,朱橚一時無計可施,便掃興而去。
翌日,玉菡忍氣吞聲,捎書遠駐宛域西界順陽的夫君朱有烜,只對他新婚未歸怨詞詢問,并未對公公非禮之事透露半分。朱有烜接信后得知父王已為他完婚的消息后驚訝萬分,不敢相信,為探虛實,他不敢有片刻延誤,立刻揚鞭催馬,急奔開封。
周定王朱橚看兒子回來后整天和兒媳出雙入對,形影不離,便心生妒火,暗自定下殺子奪媳之計。一次較量中,朱橚持劍向朱有烜胸口刺去……但吳玉菡用胸護朱有烜,被刺身亡。
玉菡死后兩日,朱橚把玉菡安葬在開封南郊,并將噩耗報于遠在汀州的吳廣。
3.死后同穴 詮釋不渝愛情
愛妻玉菡死后的10多年間,任由媒人提親,朱有烜都心如死灰,發誓此生不會再娶。永樂十三年,憂傷成疾的朱有烜一病不起,他自知壽數將盡,便咬破血指,寫下遺書,懇求父王朱橚同意他死后與愛妻玉菡同葬一穴。
朱有烜死后,朱橚自知是自己一時糊涂鑄錯害媳喪子,很悔恨,便按兒子遺言把朱賢保和吳廣召來商議埋葬兒子、兒媳之事。心知內情又善解朱橚之意的朱賢保便說:“順陽王夫婦二人無子無女,若將他們合葬于開封,每逢清明掃墓,鬼節祭奠,族親往來多有不便,還增添了王爺睹物思親的傷心。不如把二人合葬于我和吳廣的家鄉為好。”朱橚聽罷,也正合他意,便點頭應允,揮筆斥資遷柩把兒子、兒媳合墓厚葬于上蔡縣臥龍崗大吳莊。
大吳莊自安葬了順陽王朱有烜和其妻吳玉菡后,為什么把村名更改為“金井吳”了呢?這還得從那個時代的喪葬習俗說起。過去宮廷里的王爺和位高爵顯的官員及嬪妃死后,其墓葬里的棺床上都要被打上一個孔穴,這個孔穴稱為“金井”。其意是,死者的靈魂可從此孔穴連接地氣精華,衍生萬物。大吳莊的先民們為了沾上幾分皇氣,遂將“大吳莊”更名為“金井吳”。
“我講述的這個故事,在金井吳村已代代相傳了數百年。但是,村里人老幾輩子的人都把它當成了一個虛無的傳說。當時,誰也不會想到就在村邊的高土封丘下還真有傳說中的順陽王墓。”吳存糧提起他們直到1970年4月,順陽王墓被發現發掘后,才從墓志所刻的銘文上證實了這個傳說絕非虛構而是一個真實的故事時,唏噓不已地對記者說。
據吳存糧介紹,當年從順陽王墓出土的眾多珍貴文物中,除金人、金壺、金鍋、金勺、金項環、金簪、金戒指、金耳環、金鐲;銀針、銀線;龍頭白玉碗、嬰戲玉墜、白玉魚墜、白玉桃、玉瓶、玉珠外,還出土了傳說中的順陽王贈于吳玉菡的定情信物——白玉鴛鴦。
4.順陽王墓 現狀堪憂亟待保護
順陽王墓是一座規模宏大、結構復雜的地下陵寢。墓門向南,從南至北依次為墓道、甬道、前室、中室、后室,由左右耳室組成,全長28.31米。
現存前室北側、中室北側及左右耳室甬道內,各有一對石制而成的石門軸。耳室位于中室兩側形狀相同,呈正方形,長2.9米、高4.1米,均為東西拱券式。后室東西北三壁各有一個壁龕,其中兩側壁龕左右相對,大小相同,均長0.7米、高0.89米、深0.5米,后壁壁龕較大,寬1米、高1.1米、深0.5米。后室和兩耳室各有棺床一個,其中后室棺床位于正中,左右耳室棺床與耳室大小相等。
墓室地面用青石方磚砌成,墓壁和墓頂為長方形青磚壘砌。
據該所工作人員介紹,順陽王墓墓室總面積為224平方米,規模宏大,結構完整,是研究明代墓葬結構和喪葬習俗的重要資料。
順陽王墓出土的隨葬品較多,且造型精美,其中的金銀玉器,對研究明代王室貴族生活、用具、美術、樂舞等都具有很高的文物價值。
順陽王墓出土的墓志銘,不僅為研究《明史》提供了較為翔實的材料,還對《明史》起到了補充作用。如順陽王朱有烜出生死亡時間、死因《明史》上均無記載,出土的墓志銘填補了這一空白。
“順陽王墓自1970年被發掘后,因缺乏相應的保護措施,現已損毀嚴重。”吳存糧告訴記者,該墓葬每遇雨天,雨水就會順著地勢較低的墓道和洞開的墓室大門灌入墓室中,致使現在墓室中一直積水不斷,淤泥厚積。加之墓冢封土曾被村民挖取已至磚砌墓頂,長年的風刮日曬雨淋,已讓這座古墓葬面臨消失的危險。他希望有關部門行動起來,維修保護好這座珍貴的地下文物。
時光悠悠,順陽王墓歷經風雨500多載。看到這座古墓葬,世人仿佛回到了那個離我們久遠的年代,看到了璀璨的中華文明。對這座彌足珍貴,不可再生的,具有很高的歷史、科學、學術、工藝研究價值的地下文物,我們有責任保護好,把它留給子孫后代。
責任編輯:fl
(原標題:駐馬店網)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