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在田野富萬民 奉獻寫出豐收篇
摘要:記者 溫培雅現任市農科院小麥研究所副所長、課題主持人、國家小麥產業技術體系駐馬店綜合試驗站站長的朱統泉可是正宗的農業科班出身。他1996年畢業于河南農業大學農學院,2
記者 溫培雅
現任市農科院小麥研究所副所長、課題主持人、國家小麥產業技術體系駐馬店綜合試驗站站長的朱統泉可是正宗的農業科班出身。他1996年畢業于河南農業大學農學院,2006年獲得碩士學位,2008年被聘為副研究員,不但是駐馬店市第七屆、第八屆拔尖技術人才,而且2009年被評為駐馬店市科技帶頭人,2010年榮獲第八屆駐馬店市青年科技獎,2013年被評為駐馬店市首屆天中科技創新青年。對此,朱統泉淡然一笑:“我是一名普通的農技工作者,我只是將廣大群眾當作親人,用我的青春、我的知識幫他們鋪起致富路,實現著我在平凡崗位上為民增收作貢獻的諾言。”面對榮譽和掌聲,他的話顯得淡定而平靜。
一腔熱忱投身小麥研究
在農業戰線奮戰19年的朱統泉一直從事小麥遺傳育種與配套栽培技術研究。2004年,他實現了零的突破,審定了我市第一個小麥新品種駐麥4號,此后又連續審定了駐麥6號、平安7號等2個小麥新品種。
在小麥育種工作上,他結合黃淮麥區小麥生態條件、生產中存在的問題和推廣品種存在的不足入手,針對高產與品質、高產與病害、高產與倒伏等一系列問題,根據生態育種、高光效育種理論,抓住高產、穩產、優質主線,做不同類型的小麥雜交組合8000余個,選擇各世代材料6.5萬余份,選育穩定小麥新品系360余個,參加河南省、國家黃淮南片小麥區域試驗、生產試驗等品種23個。先后通過河南省第六屆農作物品種審定委員會審定了駐麥4號、駐麥6號和平安7號,現有駐麥328、駐麥305、駐麥395和駐麥706等品系正在參加國家黃淮南片、河南省區域試驗、預備試驗。駐麥4號在河南省及周邊適宜區域累計推廣應用面積1619萬畝,新增經濟效益7.11億元以上,同時取得了巨大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2009年獲河南省科技進步三等獎。駐麥6號已在河南省及周邊適宜地區累計推廣應用3125.3萬畝以上,新增產值13.59億元以上,取得了巨大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品種目前還正在推廣中,得到種植者的一致好評,2011年分別獲駐馬店市和河南省農業科研系統科技進步一等獎,2012年獲河南省科技進步三等獎。平安7號目前正在穩步推廣應用中,累計推廣面積也在3000萬畝以上。
一種熱愛實現人生價值
為了選育出更多、更好適應駐馬店大田生產的優良小麥新品種,市農科院小麥研究所與云南農業大學尋甸試驗基地建立了長期合作關系。從苗期田間觀察到不同材料的中后期分蘗狀況、抗病蟲害鑒定、結實性狀況到熟期的早晚,都能夠在田間見到他的身影。經過4年的努力,目前已有1200多個材料在云南加代種植,大大縮短了育種進程。
朱統泉每年積極參與調研工作和科技“三下鄉”服務,為駐馬店市的糧食核心區建設獻計獻策。在科技服務上,他開展了與駐麥6號、平安7號相配套的栽培技術研究,為它們在駐馬店市及周邊地區推廣應用奠定了良好的基礎。為了更好地推廣農業科技新知識、新技術,他每年在《駐馬店日報》等媒體開展技術講座及發表技術指導意見10多次,并組織和參與舉辦技術培訓近20次,培訓綜合試驗站技術人員和示范縣的農技人員、農村基層農技人員500人次,農民3000人次以上,發放各類技術資料20000余份。
作為一名農業科技工作者,在搞好本身科研的同時,他以國家小麥產業技術體系為平臺,以承擔國家黃淮麥區和河南省比較試驗、區域試驗及生產試驗為契機,廣泛引進小麥新品種在駐馬店市不同縣區進行示范試驗與推廣應用,先后引進周麥23、周麥25、周麥27、鄭麥7698、鄭麥0856、中麥895、淮麥30、濟麥22、億麥6號、中育12、平安8號、許科316等國家黃淮麥區及河南省審定的小麥新品種,與示范縣共同創建百千萬畝高產示范方,以點帶面示范帶動農民推廣種植新品種。同時,在不同縣區高產創建的百千萬畝示范方平均比周邊大田種植的小麥品種增產5%以上,有的增產20%以上,畝增經濟效益在80元~150元,累計示范推廣應用新品種300萬畝以上,新增經濟效益2.4億元~4.5億元,促進了我市糧食增產、農民增收。
一片丹心情系天中大地
為了指導小麥生產,他探索的腳步深深地印在了田間小路上。近年,我市小麥土傳黃花葉病逐年呈上升態勢,朱統泉與他的團隊經常出現在發病的麥田里,指導農民加強田間管理,加快苗情轉化,使損害降到最低。與此同時,他積極與浙江省農業科學院專家聯合開展抗病品種鑒定,鑒定出駐麥6號、豫農416、新麥208、偃展4110、鄭麥366、衡觀35等一批抗小麥黃花葉病的品種,引導農民在發病區域和發病地塊種植抗病小麥品種,有效遏制了小麥黃花葉病的發生,降低了對糧食生產的危害。
種子離不開土壤,農業技術人員的事業離不開農民和土地。在長期與農民打交道的過程中,一種“戀農情結”已深深地融入他的生命。他與所聯系的5個示范縣搞高產創建、百千萬畝示范方,為縣區每年推薦小麥新品種,協助示范縣進行小麥品種利用、播種前后開展技術培訓,并在小麥不同生育期開展田間管理技術培訓和技術指導,讓農民切切實實學到技術。如今,他主持的“高產穩產優質駐麥4號新品種選育與示范推廣”項目,2009年獲得河南省科技進步三等獎; 參與的“小麥種質資源研究、創新與利用” 項目,2010年獲得河南省科技進步一等獎; 主持的“高產穩產抗逆性強駐麥6號新品種選育與示范推廣”項目,2011年獲得駐馬店市科技進步一等獎,2012年獲得河南省科技進步三等獎。另獲得市廳級科技進步獎7項。他先后參與主編《中國農業集約化實證研究》、《氮肥與中國糧食安全》和《中國農業集約化與持續化》3部著作,在國家、省級以上刊物發表有學術影響價值的論文26篇。
責任編輯:xmx
(原標題:駐馬店網)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