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教授開“制毒廠”遠銷歐美 每月進賬60萬美元
摘要: 大學副教授開“制毒工廠”,毒品遠銷歐美等國。昨天,武漢海關舉行新聞發布會稱,6月17日成功破獲一起走私毒品案件,搗毀制毒加工窩點,抓獲8人制毒團伙,繳
大學副教授開“制毒工廠”,毒品遠銷歐美等國。昨天,武漢海關舉行新聞發布會稱,
可疑郵包牽出制售毒品大案
2014年11月,武漢海關從一份寄往境外的快遞包裹中發現藏匿有若干白色可疑粉末,經送交相關檢驗部門判斷為某類精神藥物。隨后幾個月內,該關連續8次截獲郵寄類似可疑白色粉末。這一異常現象引起海關緝私部門重視,經分析,這是一起有預謀的通過郵寄渠道走私新型精神毒品的案件,背后很有可能存在一個制毒窩點。
|
今年5月,武漢海關將8次查獲的可疑白色粉末送公安部國家毒品實驗室檢測。經鑒定,其中兩個郵包中的可疑物品為“3,4-亞甲二氧基甲卡西酮”,屬國家管制的一類精神藥品。
武漢海關于
據介紹,查封時現場約
大學副教授制毒販毒
武漢海關緝私局偵查處處長彭正德介紹,經查,犯罪嫌疑人張某、馮某等人畢業于武漢某著名高?;瘜W專業,其中張某現為該校在職副教授,在有機化學領域頗有建樹。張某今年45歲,馮某38歲,兩人為親戚。
據嫌疑人張某交待,2000年左右,一個來自加拿大的華人委托國內一位唐姓表弟,與該校簽訂了一個課題,研發一個精神類藥品的化合物,當時國外將其列入精神類管制藥品,而我國沒有將其列入。于是,張某等三人為非法牟取暴利,合謀成立公司,以研制生產醫藥中間體、涂料溶劑等為掩護,非法從事精神類藥品的生產。
據悉,該公司生產的藥品遠銷加拿大、美國、澳大利亞和歐洲,每月銷售進賬60萬美元左右。
累計生產“4號”
據不完全統計,2014年3月至11月,該公司累計生產“4號”
武漢海關緝私局副局長楊德潤介紹,該案中查獲的“3,4-亞甲二氧基甲卡西酮”是一種致幻性很強的新型精神毒品,可引起幻覺、鼻出血、惡心、嘔吐和血液循環問題,出現皮疹、焦慮、偏執狂,瞳孔散大,甚至死亡癥狀。在歐美國家被明令禁止,我國于2014年將其列入管制類精神藥品目錄,其危害性絲毫不亞于海洛因、冰毒等傳統毒品。
來源:武漢晨報 記者陳永權 通訊員何宇翔 袁劍
責任編輯:lyx
(原標題:駐馬店網)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