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死瞬間 交警推開同事被撞犧牲
摘要: 李春潮 戰友們送別李春潮。警方供圖 152天前的清晨,正值春運高峰,在京滬高速公路上處理事故的他,眼見一輛失控貨車沖來,猛地推開站在應急車道的司機,自己被
李春潮
戰友們送別李春潮。警方供圖
152天前的清晨,正值春運高峰,在京滬高速公路上處理事故的他,眼見一輛失控貨車沖來,猛地推開站在應急車道的司機,自己被刮倒多處掛“彩”,站起來繼續疏導交通。
152天后的7月1日上午,還在這條高速公路上執勤的他,發現遭大貨車撞擊而失控的面包車沖來,毫不猶豫地推開身邊同事,自己卻被撞飛4米多……
李春潮,淮安市公安局交警支隊高速一大隊二中隊民警,帶著對年輕妻子和年僅13個月兒子的無限眷戀,永遠地離開了,年僅36歲。7月5日上午,淮安市社會各界3000多人來到殯儀館,為這位用生命兌現“入黨誓詞”的優秀黨員民警送上最后一程。
通訊員 蘇宮新 揚子晚報全媒體記者 于英杰
危險時刻·他兩次把生機留給別人
失控面包車沖來,他一把推開了同事
縱貫南北的交通大動脈——京滬高速公路淮安段車流量大,大貨車多,相對而言,常年在路上執勤的交警面臨的危險性也大。
220千伏高壓線橫跨京滬高速架線工程在即。經省高速公路執法總隊京滬支隊許可,7月1日上午8點多,供電部門與淮安市公安局交警支隊高速公路一大隊聯系,請求按施工方案為該工程提供交通安全保障服務。
當班的副大隊長王強帶領民警李春潮、馬峰,輔警胡樂、曹昊,分別駕駛警車會同道路清障部門趕赴現場。“根據施工需要,高速公路需要中斷交通3至5分鐘。”李強說,民警們分兩組到公路兩側分設交通標志,其中,李春潮帶輔警胡樂,在西側由北向南作業。臨時管制標牌設立后,車輛陸續停下。9點16分,馮某駕駛的安徽牌照大貨車靠近時,突然追尾撞擊前方一輛面包車,導致面包車失控變道沖向前方應急車道,朝胡樂、李春潮迎面撞來。
“我當時低頭擺錐桶,根本不知道有危險,身后的潮哥發現了,高喊‘快跑’并使勁推了我的后背一把,我順勢翻倒在護欄外。”胡樂紅著眼圈說,面包車沖來時,他、李春潮與面包車幾乎在一條線上,“面包車應該先撞我,再撞潮哥,可潮哥推開了我,他就沒時間躲開了。”當胡樂從護欄外爬起來,看到的是,李春潮被撞出4米多遠,倒在路邊,血流不止,渾身抽搐……李春潮被立即送往醫院搶救。可他再也沒能醒來。
在同事腦海中,半年前的一幕反復出現 。“那次,他的第一選擇就是推開別人,把危險留給自己。”
今年1月28日,一場飄飄揚揚的大雪,嚴重影響著高速公路的安全暢通。正值春運,京滬高速淮安段沒有封閉。第二天凌晨,路面上多處結冰,引發好幾起單方交通事故。李春潮和京滬高速清障大隊司機金軍一起,在路面上處置現場,救助傷員。
忽然,一輛駛來的大貨車剎車不及,撞上閃燈的警車,又沖了過來。正忙于救助傷員的李春潮眼疾手快,將站在應急車道上的金軍一把推開,他卻被貨車刮倒在地,膝蓋等多處掛“彩”。可他一聲不吭地爬起來,拍拍衣服繼續搶救傷員。
作為一名高速公路上的民警,這樣的險情時有發生,曾有數名同事因此受傷。可每當這種危險時刻,他的本能反應,總先想到推開別人。
平凡13年·日常點滴鑄就高速“傳奇”
危化品泄漏,他冒險把手伸進罐內強關閥門
感恩懷念
這是一個重情義的好男人
李春潮是一個敢于在危急時刻挺身而出的“硬漢子”:
——2011年8月9日,一輛滿載汽油的槽罐車因交通事故泄漏并起火,第一個趕到現場的李春潮得知車內還有兩個人沒出來。他當機立斷,借助滅火器等簡單設備,頂著烈焰的灼燒和熱浪,冒著隨時可能爆炸的危險,硬是從駕駛室熊熊大火中將兩人救了出來。
——2013年11月23日,一輛滿載鄰二甲苯的槽罐車在京滬高速淮安段被后車撞擊,發生泄漏。鄰二甲苯是一種易燃易爆液體,對人體有刺激性傷害。李春潮為防止事態繼續惡化,毅然將手伸進罐體內,強行關閉了閥門,最大限度地降低了事故的損失和可能造成的環境危害。
執勤一線機智勇敢,不懼危險;回到辦公室甘于寂寞,刻苦鉆研業務。2001年,李春潮從湖北公安專科學校畢業后以優異成績考入淮安市公安局,次年被分配到現在崗位上。面對全新環境,原來學治安管理的他,憑著一股“鉆”勁,迅速從一名“高速新兵”成長為“業務尖兵”。
2012年1月,李春潮在京滬高速淮安收費站執勤時,發現一輛要下高速、被篷布裹得嚴嚴實實的槽罐車,突然改變方向,立即上前例行檢查。司機稱,車上裝的是一種名叫DMF的洗滌劑。李春潮憑著經驗,懷疑極可能是危化品,遂將駕駛員和押運員分開詢問,終于查明DMF化學名稱叫“二甲基甲酰胺”,是一種易燃品。進一步檢查發現,該車手續不齊全,不符合危化品安全運輸管理規定,遂按規定予以查扣。
這事讓李春潮深深感到,作為一名高速交警,如果沒有過硬本領,就不能很好把關,確保高速公路安全暢通就成了一句空話。他利用空閑時間,四處搜集有關危化品資料,將近千條數據整理出來,存放在大隊值班室電腦,供同事們隨時查閱。不僅如此,他還收集整理出《假牌假證識別方法》、《高速公路堵截盤查規范與技巧》等資料,助推了大隊標準化、規范化發展。該大隊連續5年被評為一等大隊,李春潮功不可沒。
一個人的猝然逝去,最痛苦的莫過于親人。李春潮的犧牲,讓父母、妻子陷入無盡的悲傷中。同時,還有很多人,因為他的離去而痛哭失聲。
父母說:兒子做了他應該做的事情
平日與同事在一起聊天,李春潮多次表露出對父母、妻兒的愧疚,雖然親人理解、體諒,但這些恩情、親情的“債”,他覺得越積越多,曾感慨還不完了,時常難受。然而,得知兒子噩耗,年屆七旬的父母從老家湖北趕到淮安。“做夢都沒想到會發生這樣的事情,但這是他應該做的。他做得對!”母親張巧玲老人抺著淚說,兒子為人正直,是個大孝子。剛工作那一兩年,忙于工作,春節都不回家。最近一次,是今年清明回家祭祖。與李春潮一起從湖北公安專科學校考到淮安市公安局的同鄉說,從警13年,李春潮與家人團聚過9次65天,“這是老人家和我們聊天時,掰著指頭一次一次,一天一天數過來的。”
妻子說:我應該逼他去掛水……
“早上出去時好好的,說好今天去掛最后一次水,可現在……我真的、真的接受不了啊!”靈堂前,李春潮的妻子李敏聲音嘶啞,雙眼紅腫。
李敏和李春潮剛結婚沒幾年,感情非常好。“他平時話不多,可心挺細,因為長期不在父母身邊,所以對父母很掛念。有時候工作忙,家里照顧不上,他心里也記掛我們,這些我都知道,但他從來不會說出來。”
一個月前,李春潮發現耳朵不太舒服,因為工作忙,看病的事情一拖再拖,直到后來發現耳朵聽不見了,才在妻子催促下去醫院檢查。“醫生說是中耳炎,都化膿了,要連掛一個禮拜的消炎藥水,可他只堅持了兩天就去上班了。得中耳炎的事,李春潮沒跟單位的人說,斷斷續續拖了好多天也沒掛完。“就還剩下一次,他說忙不便請假。如果出事那天我逼他去掛水,或許就不會發生了……”
從妻子口中,記者得知,兩人剛買新房還沒來得及裝修,兒子也才13個月,還那么小那么軟,需要父親的疼愛與陪伴。可是,李春潮剛聽到兒子學會喊“爸爸”,卻永遠離開了。
受助者說:沒來得及謝,恩人就走了……
“他是俺家的恩人啊!還沒來得及感謝他,怎么就走了?我們要后悔一輩子的!”家住淮安市漣水縣的王海俊常年在外打工,去年因奶奶病重,著急趕回家,為省錢坐了黑車。沒想到,黑車半路把他扔在京滬高速上,他只好沿高速步行往回走,沒多久看到一輛巡邏警車。開車的正是李春潮。“他知道情況后,幫我聯系搭乘一輛順路車回了家。我很感動,互留了聯系方式。”王海俊記得,沒多久,李春潮不但打來電話,還上門看望他的奶奶。看到家里困難,臨走前丟下3000元,讓我給老人看病。“當時奶奶還問他是什么人,說我碰上大好人了。”
兩個月前,奶奶去世。忙完后事的王海俊計劃找李春潮,當面謝謝他。然而,當記者告訴他噩耗時,王海俊愣了半天,突然哽咽隨之失聲痛哭:“潮哥前幾天還說,讓我回家路過淮安時,到他那里坐坐,人怎么就走了?我還沒好好謝謝他……”
今年1月28日躲過一劫的京滬高速清障大隊司機金軍,永遠忘不了被李春潮奮力一推的情景。“我躲開了,他被刮倒了,帶著傷爬起來,繼續搶救傷員。這么好的人,這次又是為了救人……他是個英雄!”
李春潮受傷后,副省長、公安廳長王立科,淮安市委書記姚曉東、市長曲福田等領導分別作出指示,要求不惜一切代價,全力搶救。但是7月1日晚上11時,李春潮終因傷重不治,不幸犧牲。
責任編輯:ldm
(原標題:揚子晚報)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