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生杰——描繪夕陽中的最美風景
摘要:□晚報記者 王瑩 文/圖 楊生杰(右前一)與同伴在一起研究怎樣把《門球年話》雜志辦得更好。 在雜志上發表的作品。 在打門球。楊生杰,一位出過4本書,喜歡書法、美術、
□晚報記者 王瑩 文/圖
楊生杰(右前一)與同伴在一起研究怎樣把《門球年話》雜志辦得更好。
在雜志上發表的作品。
在打門球。
楊生杰,一位出過4本書,喜歡書法、美術、攝影、音樂,樂觀積極向上的老人,把晚年生活演繹得多姿多彩。他用行動告訴我們什么是最美的夕陽。他說:“不少人認為,退休后,最重要的是保重身體,其他的一切都不重要了,于是就上午逛大街,下午轉商場、打麻將。這些紛繁的活動,充其量叫終日不閑、安度晚年。如果抽時間動動筆寫些東西,搞點兒創造性的腦力勞動,更有利于身心健康,更能延年益壽。”
愛工作 以成績為耀
“我出生于知識分子家庭,祖父在解放前是私熟學校的校董,父親也教了一輩子的書。”談起對文化、教育的熱愛,今年65歲的楊生杰對記者說,“我的愛人和孩子都從事教育工作。1989年我們家榮獲了駐馬店地區‘優秀教育世家’稱號。”
1967年,17歲的楊生杰成了一名教師,從此, 努力工作是他最大的樂事。“在教育戰線上工作了大半輩子,最讓我感到自豪的就是自己曾經為解決我市3萬名民辦教師轉正工作做出的努力。”楊生杰說。
1989年,楊生杰在地區教育委員會職稱改革辦公室負責教師職稱評定工作。由于工作出色,楊生杰獲得了“河南省職改先進個人”、“駐馬店地區職改先進個人”榮譽稱號。為此,河南電視臺以《人民教育人民辦——汝南縣解決民辦老師側記》為題制作了長達13分鐘的關于他的專題片。
“這是對我工作的最大肯定。”提前當年的成績,楊生杰很自豪地說。
愛看書 以寫作為趣
楊生杰說:“我喜歡看書,原來工作忙的時候,我也沒有改變愛看書的習慣,圖書館是我經常光顧的地方。有時候為了一本好本,我會到很遠的地方借。我看書的速度很慢,感覺好的內容就抄下來,裝訂成冊,封面上還要標明目錄。我還愛買書,家里的3000冊藏書我都看完了。”
楊生杰退休前長期從事文化、教育工作。熱愛教育事業的他非常關注中華文化,工作之余曾創作出版《電化教育常識問答》、《古今教育對聯選編》、《狀元故事》、《楊姓古今》等著作。他的評論、隨筆、新聞報道、詩歌、攝影、繪畫等作品常見諸于報刊、雜志。
如今,退休的他任市直機關老干部門球協會副秘書長。由他負責編輯的《門球年話》雜志深受我市廣大老同志的喜愛。
“我的第四本書《楊姓古今》是我剛退休那會兒寫的,當我把文稿送到出版社后,我的眼睛已經模糊得看不清東西了。”楊生杰說,他愛看書,愛寫作,他編著的《電化教育常識問答》成了中等師范學校電化教育補充教材,他編著的《楊姓古今》參加了全國書展,他編著的《古今教育對聯選編》是一本非常實用的工具書。
上大學 以學習為樂
老朋友們得知楊生杰的《楊姓古今》出版了,前去向他祝賀,看到楊生杰的眼睛模糊不清,得知原因后,便拉著楊生杰去老年大學打門球。
“當時的市直機關老干部門球協會需要辦一本雜志,大家都知道我會寫,我就陰差陽錯地進了市直機關老干部門球協會。”楊生杰告訴記者,他剛與老朋友一起打門球時,正趕上市直機關老干部門球協會需要能寫的人充實力量,他就被邀到市直機關老干部門球協會做副秘書長,負責該協會《門球年話》的編輯工作。
“楊老師很有才。”“他經常教我們寫作。”“是啊,他不僅教我們寫作,而且他的門球打得很有水平呢”……在老年大學的門球場里,見記者采訪楊生杰,幾位正在打門球的老年人停了下來,他們你一言我一語地贊揚楊生杰。一旁的楊生杰很開心,并略有幾分害羞地對記者說:“沒有的,大家都很優秀。”
“在老年大學里,我認識了很多朋友,我和他們一起打球,一起出板報、畫畫、攝影、交流寫作,生活過得快樂而充實。”楊生杰告訴記者,在老年大學里,他學到了很多東西,眼睛也慢慢好了。記者了解到,隨著社會的發展,老年人的精神需求越來越強烈,通過學習來滿足個人的生活追求,成為他們“入學”的主要原因。
共同進步 樂在其中
為了把《門球年話》雜志辦好,不到半年時間,楊生杰就發展了20多個通訊員。“他們交給我的作品我都會認真看、認真評,用我所掌握的知識幫助他們進步。”楊生杰說,“現在,我們的《門球年話》內容豐富,可讀性強,很多老領導都向我們豎起了大拇指。”
《門球年話》辦得好,大家愛看,老同志們都很高興, 老年大學里90多歲的門球愛好者孫步鈞以《夸夸市直本屆門協》為題寫了一篇報道,對門球協會工作人員的努力及取得的成績表示肯定。
楊生杰與通訊員們互相幫助,共同進步。現在他們關于門球方面諸如詩歌、散文、對聯等作品不但發表在《門球年話》上,還成了國家級雜志《門球之苑》的“搶手貨”。
“2014年大年初二,80多歲的老球員趙早及妻子劉段專門到老年大學的門球場上放了一掛鞭炮,他們高興地告訴我們,現在門球協會的環境很好,這種狀態他們很享受。”市直機關老干部門球協會副秘書長秦浩告訴記者:“這在過去是從來沒有過的。”
打門球 生活充實
《門球年話》雜志辦得好,門球協會的門球隊伍也不甘落伍。如今市直機關老干部門球協會已發展有500多人, 45支門球隊伍。這些門球隊伍除了參加協會隔三差五組織的各類比賽和活動外,還參加省、市舉辦的大型比賽。國家級雜志《門球之苑》幾乎每期都會刊發市直機關老干部門球協會活動的相關信息。
“楊老師,該你上場了,快點,伙伴們都等著你呢。”采訪中,市直機關老干部門球協會副秘書長劉信推開市直機關老干部門球協會辦公室的門,風風火火地進屋說。
“好。我現在就去,你陪記者坐一會兒。”楊生杰趕緊走向門球場。
“我們經常在一起探討如何能讓門球隊員的技術進一步提高,讓大家的幸福感進一步增強,讓大家的晚年生活變得更加豐富多彩。”楊生杰離開后,爽朗的劉信和記者聊了起來。
“但凡在省和市里比賽取得的好成績,都出自咱市直機關老年門球隊,大家在門球協會豐富了精神文化生活,收獲了快樂。這有楊生杰很大的功勞。”剛剛結束門球比賽的市直機關老干部門球協會主席魯國頂得知記者采訪楊生杰的消息后,也來到辦公室和記者聊了起來。
退而不休 收獲快樂
楊生杰風趣地稱自己是“門球隊伍中寫作最好的,寫作中打門球最好的。”他曾在一篇《打球益壽,寫作益智》的文章里提出過這樣的觀點:“對于在工作崗位上忙碌了幾十年的人來說,退休是不愿面對卻又無法避免的事情。突然閑下來的生活讓不少人心里空落落的,容易被失落、孤獨、焦慮等不良情緒困擾,甚至鬧出病來。其實,退休生活的精彩與否,完全取決于自己。”
“數學大師華羅庚生前在寫給退休者的忠告中,真誠地告誡大家:‘樹老易空,人老易松,戒空戒松,以實以終。老驥恥伏櫪,緊傍千里駒。烈士重暮年,實干永不虛。’”楊生杰說,“這里的‘空’是指精神上的空虛,這里的‘松’是指心理上的松弛和懈怠。精神空虛加劇松弛懈怠,越松弛懈怠,越精神空虛,二者是相互依存的。華老所說的‘實’是重實際,所說的‘終’是有始有終。我們就是要沿著人生的目標走下去,不改弦易張,不半途而廢,實現自己的理想,完成自己的使命。”
記者手記
如今,《門球年話》辦得越來越好,楊生杰的干勁也越來越大。記者感覺到,門球隊員把快樂帶給了楊生杰,楊生杰把奮進向上的精神傳染給了其他隊員。采訪結束,記者站在門球場外看著門球隊伍里的老人們認真揮舞著球桿、開心地笑著,那種幸福的味道實實在在地就在身邊彌漫。
責任編輯:fl
(原標題:駐馬店網)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