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公民感知法治的護佑
摘要:□ 胡殿文本是報案人的呼格吉勒圖,卻被判死刑,直到18年后真兇落網才得以洗冤;因2名鄰家幼童死亡被認定投毒的念斌,上訴8年終被判無罪……隨著全面依法治國邁
□ 胡殿文
本是報案人的呼格吉勒圖,卻被判死刑,直到18年后真兇落網才得以洗冤;因2名鄰家幼童死亡被認定投毒的念斌,上訴8年終被判無罪……隨著全面依法治國邁出堅實的腳步,一批重大錯案紛紛昭雪,引發人們的關注。如何重鑄法治底線,讓司法守住社會公正的最后防線,讓法治成為每個公民的護身符,成為公眾熱議的話題。
司法是維護社會公平正義的最后一道防線。英國哲學家培根說:“一次不公正的審判,其惡果甚至超過10次犯罪。因為犯罪雖是無視法律——好比污染了水流,而不公正的審判則毀壞法律——好比污染了水源。”這段寫進法學教材的名言,解釋的道理是深刻的。如果司法這道防線缺乏公信力,社會公正就會受到普遍質疑,社會和諧穩定就難以保障。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提出,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總目標是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和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決定》指出,公正是法治的生命線;司法公正對社會公正具有重要引領作用,司法不公對社會公正具有致命破壞作用。
冤假錯案是社會公平正義的傷疤。萬分之一的錯案,對當事人來說也是百分之百的不公平。一旦審判不公,哪怕僅制造一起冤假錯案,都有可能擊穿社會公正的底線,嚴重破壞司法公信力。與此同時,公眾期待司法機關要將公平正義作為政法工作的生命線,甘當維護社會公平正義的最后一道防線,毋庸置疑, 每一次疑罪從無,都標注著法治進步的刻度;每一次公正裁決,都浸潤著公眾對法治的信仰。
在司法實踐中,如何推行錯案追究制,及時糾正冤假錯案和防止案外因素的干擾,值得法律解讀思考。比如,對于一個錯案的追究,用什么手段、什么范圍去追究要有區別。法學專家強調,如果是執法人員偽造證據或者通過受賄的方式導致錯案發生,則是觸犯法律的問題,應該追究其刑事責任;如果是因為執法人員法律水平的原因,則應該接受處分并考慮進一步學習以提升自己的業務水平;如果是因為體制原因,根據領導的批示而使錯案發生,應認真記錄,找出造成錯案的真正源泉。因此對于錯案產生的原因要認真分析,再以呼格吉勒圖案為例,究竟是由于證據不利還是其他權利干預導致,是值得深思的。
今年3月,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領導干部干預司法活動、插手具體案件處理的記錄、通報和責任追究規定》(以下簡稱《規定》),并發出通知,要求各地區各部門認真貫徹執行,今后領導干預造成冤假錯案將被追究刑事責任。《規定》明確司法人員要全程記錄領導干部干預司法活動、插手具體案件處理的情況,令這些違法干預有據可查。這一規定的出臺,為辦案人員樹立必須經得起法律檢驗的理念,確保偵查、審查起訴的案件事實證據經得起法律檢驗,保證庭審在查明事實、認定證據、保護訴權、公正裁判中發揮決定性作用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環境。最高人民法院院長周強也表示,要推動建立科學完善的審判責任制,實現“讓審理者裁判,由裁判者負責”,確保嚴格公正司法。
全面依法治國,就必須扎實推進司法改革,嚴格落實訴訟法規定,堅持無罪推定、直接言詞等原則。只有這樣,才能有效防范冤假錯案,才能讓每個公民都感受到法治的護佑、正義的陽光。
責任編輯:xmx
(原標題:駐馬店網)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