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高法公布典型案例 其中多起涉及網絡購物
摘要: 據中國之聲《央廣新聞》報道,為深入貫徹《消費者權益保護法》、《食品安全法》等相關法律和司法解釋,回應廣大消費者對司法維權的關切,弘揚消費者維權的司法理念,最
據中國之聲《央廣新聞》報道,為深入貫徹《消費者權益保護法》、《食品安全法》等相關法律和司法解釋,回應廣大消費者對司法維權的關切,弘揚消費者維權的司法理念,最高人民法院今天(15日)上午發布10起消費者維權典型案例,其中多起涉及網絡購物。
最高人民法院今天發布的典型案例類型涉及消費者購買食品、保健品、汽車、家電安裝、預付卡消費、網絡購物等類糾紛,與百姓生活息息相關。其中有三起是網絡購物合同糾紛,分別涉及銷售者網上銷售商品有價格欺詐行為、銷售者交易后與消費者達成賠償協議而不履行、消費者網購的貨物在交付過程中被他人冒領三種情形,消費者主張權利,最終均得到了法院的支持。
銷售者經常通過一些節日促銷活動吸引消費者的購買欲望,有一些承諾在真正交易時并沒有兌現。典型案例顯示,去年4月8日,小米在官網上發布廣告:10400mAh(10400毫安時)移動電源,“米粉節”特價49元。當日,消費者王辛在該網站上訂購了包括小米金屬移動電源10400mAh銀色69元在內的兩款商品。交易成功后,王辛告小米價格欺詐,被一審法院以證據不足駁回。王辛不服,上訴到北京一中院。二審法院認為,涉案網購合同有效,消費者擁有公平交易權和商品知情權。小米公司認可小米商城活動界面顯示錯誤,存在廣告價格與實際結算價格不一致的情形,小米解釋為電腦后臺系統出現錯誤,但沒有證據證明。二審法院認定小米公司存在欺詐消費者的故意,判決王辛退還小米公司上述兩個移動電源,小米公司保底賠償王辛500元,退還王辛貨款108元,駁回王辛其他訴訟請求。
最高人民法院審判委員會委員、民一庭庭長楊臨萍指出,此案典型意義在于,銷售者網上銷售商品有價格欺詐行為,誘使消費者購買該商品的,即使該商品質量合格,消費者有權請求銷售者“退一賠三”和保底賠償。(記者 孫瑩)
責任編輯:LYP
(原標題:新華網)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