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技術將成為汽車產品差異化的載體
摘要:何立軍奔馳、奧迪、大眾和福特等車企涌入首屆亞洲消費電子展,展示了眾多電子科技產品,如自動駕駛技術、無線充電技術、車載互聯技術等,這些電子技術產品代表著汽車產品未
何立軍
奔馳、奧迪、大眾和福特等車企涌入首屆亞洲消費電子展,展示了眾多電子科技產品,如自動駕駛技術、無線充電技術、車載互聯技術等,這些電子技術產品代表著汽車產品未來的發展走勢,也將電子消費展演繹成為汽車智能科技展覽。
近些年,各大車企在電子技術方面發力,特別是在安全與舒適性方面取得了不錯的成果。隨著電子科技的發展,其已經深入我們日常生活的各個環節,并引導新的消費習慣產生。汽車作為一種產品,適應消費需求是其自身的必然屬性。當然,汽車機械技術短期內提升空間不大,也是車企加大發展電子科技的一個不容忽視的因素。同時,各車企都加大了電子技術方面的研究和車輛匹配,越來越多的IT企業也參與其中,新的產品理念和新的技術應用越來越廣,IT企業的加入加快了汽車電子化進程。
在本屆亞洲消費電子展上,車企主要展示了自動駕駛技術和無線充電技術,這兩項技術在目前市場上有比較強的需求。自動駕駛技術是安全、便捷和解放雙手目標下的長久訴求,無線充電則是電動汽車充電時間過長問題的直接反映。目前來說,上述兩項技術均處于試驗階段,甚至還處于試驗初期階段,離市場普及還有很長的路要走。之所以多家車企大張旗鼓地展示,主要是市場有需求,車企借此可以很好地展示自身技術實力、描繪未來產品特征,通過迎合市場來影響市場,最終為銷售服務。
不可否認,目前大部分汽車產品本身已經沒有太大的差異,無論是動力性能還是舒適感受方面都日漸趨同。在機械性能短期內無明顯提升空間的前提下,未來汽車產品的競爭力需要電子技術來承載,需要靠電子技術提升車輛各方面的性能,如動力、舒適、安全和便捷性。關于這些方面的研究,各跨國車企已經走在了前列,加快與IT企業的合作是國內車企追趕的路徑之一。同時,差異化也是未來產品所需要的,電子技術與汽車產品的融合正是未來的發展方向。
責任編輯:wtt
(原標題:駐馬店網)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