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質監局局長就深化標準化工作改革答記者問
摘要:市質量技術監督局局長陳長海就深化標準化工作改革答記者問3月26日,國務院發布《深化標準化工作改革方案》(以下簡稱《改革方案》),強調了深化標準化工作改革的重大意義,
市質量技術監督局局長陳長海
就深化標準化工作改革答記者問
3月26日,國務院發布《深化標準化工作改革方案》(以下簡稱《改革方案》),強調了深化標準化工作改革的重大意義,明確了改革的指導思想、基本原則和總體目標,提出了一系列重大改革舉措和政策措施。近日,記者就我市深化標準化工作改革等相關問題采訪了市質量技術監督局局長陳長海。
問:陳局長,您好!您如何看待和認識當前標準化工作改革的必要性和緊迫性?
答:標準是經濟社會活動的技術依據。通過制定和實施標準,對經濟社會活動形成最佳秩序和效益。改革開放以來特別是進入新世紀以來,我國標準化事業蓬勃發展。截至目前,國家標準、行業標準和地方標準總數達到10萬項,覆蓋一、二、三產業和社會事業各領域的標準體系基本形成。我國相繼成為國際標準化組織(ISO)、國際電工委員會(IEC)常任理事國及國際電信聯盟(ITU)理事國,擔任ISO主席、IEC副主席、ITU秘書長等一系列重要職務,主導制定國際標準的數量逐年增加。標準化在保證產品和服務質量、促進經濟提質增效升級、保障和改善民生、服務外交外貿等方面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但是,從我國經濟社會發展日益增長的需求看,現行標準體系和標準化管理體制已不能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的需要,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經濟社會發展。主要表現在標準缺失老化滯后,難以滿足經濟提質增效升級的需求;標準交叉重復矛盾,不利于統一市場體系的建立;標準體系不夠合理,不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的要求;標準化協調推進機制不完善,制約了標準化管理效能提升。這也就是國務院常務會議指出的標準管理“軟”、標準體系“亂”和標準水平“低”的狀況。造成這些問題的根本原因,是現行標準體系和標準化管理體制均建立在上世紀80年代有計劃的商品經濟基礎上,政府對標準化工作包攬過多,市場主體活力未能充分激發,阻礙了標準化工作的有效開展,影響了標準化在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建設中的作用發揮,因此必須深化標準化工作改革。
問:如何從總體上理解和把握這次標準化工作改革的基本原則和總體目標?
答:標準化工作改革,要緊緊圍繞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和更好發揮政府作用,著力解決標準體系不完善、管理體制不順暢、與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不適應等問題,改革標準體系和標準化管理體制,改進標準制定工作機制,強化標準的實施與監督,更好發揮標準化在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中的作用,促進經濟持續健康發展和社會全面進步。
深化標準化工作改革,一是要堅持簡政放權、放管結合;二是要堅持與國際接軌、適合國情;三是要堅持統一管理、分工負責;四是要堅持依法行政、統籌推進。逐步建立政府主導制定的標準與市場自主制定的標準協同發展、協調配套的新型標準體系,健全統一協調、運行高效、政府與市場共治的標準化管理體制,形成政府引導、市場驅動、社會參與、協同推進的標準化工作格局,有效支撐統一市場體系建設,讓標準成為對質量的“硬約束”,推動我國經濟邁向中高端水平。
問:請您談談這次標準化工作改革的主要措施有哪些?
答:通過改革,把政府單一供給的現行標準體系,轉變為由政府主導制定的標準和市場自主制定的標準共同構成的新型標準體系。政府主導制定的標準由6類整合精簡為4類,分別是強制性國家標準和推薦性國家標準、推薦性行業標準、推薦性地方標準;市場自主制定的標準分為團體標準和企業標準。政府主導制定的標準側重于保基本,市場自主制定的標準側重于提高競爭力。同時,建立完善與新型標準體系配套的標準化管理體制。
一是整合精簡強制性標準。逐步將現行強制性國家標準、行業標準和地方標準整合為強制性國家標準。強制性國家標準嚴格限定在保障人身健康和生命財產安全、國家安全、生態環境安全和滿足社會經濟管理基本要求的范圍之內。強制性國家標準由國務院批準發布或授權批準發布。
二是優化完善推薦性標準。進一步優化推薦性國家標準、行業標準、地方標準體系結構,推動向政府職責范圍內的公益類標準過渡,逐步縮減現有推薦性標準的數量和規模。推薦性國家標準重點制定基礎通用、與強制性國家標準配套的標準,推薦性行業標準重點制定本行業領域的重要產品、工程技術、服務和行業管理標準,推薦性地方標準可制定滿足地方自然條件、民族風俗習慣的特殊技術要求。簡化制修訂程序,提高審批效率,縮短制修訂周期。
三是培育發展團體標準。鼓勵具備相應能力的學(協)會、商會、聯合會等社會組織和產業技術聯盟等制定發布滿足市場和創新需要的團體標準,供市場自愿選用,增加標準的有效供給。對團體標準不設行政許可,由社會組織和產業技術聯盟自主制定發布,通過市場競爭優勝劣汰。支持專利融入團體標準,推動技術進步。
四是放開搞活企業標準。企業根據需要自主制定、實施企業標準。鼓勵企業制定高于國家標準、行業標準、地方標準及具有競爭力的企業標準。建立企業產品和服務標準自我聲明公開及監督制度,逐步取消政府對企業產品標準的備案管理,落實企業標準化主體責任,加強全社會共同監督。
五是改革完善標準化管理體制。建立高效、權威的標準化協調推進機制,統籌標準化重大改革,研究標準化重大政策,對跨部門跨領域、存在重大爭議的標準制定實施進行協調。既要充分發揮政府各部門在標準制定和實施中的作用,政府標準化主管部門又要做好統一管理和協調服務工作。
六是提高標準國際化水平。鼓勵社會組織和產業技術聯盟、企業積極參與國際標準化活動,增強在國際標準組織中的話語權。在特色、優勢領域推動我國標準國際化,創建中國標準品牌。加大國際標準化跟蹤、評估和轉化力度,推動與主要貿易國之間的標準互認,以中國標準“走出去”帶動產品、技術、服務“走出去”。進一步放寬外資企業參與中國標準制定工作,以有效的市場競爭促進標準上水平,努力使我國標準在國際上立得住、有權威、有信譽,為中國制造“走出去”提供“通行證”。
問:作為政府標準化主管部門,市質量技術監督局如何貫徹落實好《改革方案》確定的各項改革任務?
答:《改革方案》明確了標準化工作改革的總體思路和主要措施。下一步,我們將按照國家質檢總局、國家標準委和省質量技術監督局的統一部署及要求,切實抓好各項改革工作的落實。近期,我們將著力抓好以下幾個方面的工作。一是認真學習宣傳標準化工作改革精神。著重圍繞學習貫徹黨中央、國務院對深化標準化工作改革的新要求,圍繞標準化工作改革的重大意義、總體思路和主要措施進行廣泛宣傳、深入解讀,引導各行業、各地方以及社會各界理解好、落實好各項改革工作任務,不斷增強推進改革的責任感和緊迫感。二是主動開展改革試點工作。在市場化程度高、技術創新活躍、產品類標準較多的領域,先期選擇若干具備標準化能力的學(協)會、商會和產業技術聯盟,啟動團體標準試點工作。三是積極開展標準化工作,重點做好工業的標準引導、農業的標準示范、服務業的標準試點。加快構建具有駐馬店特點和優勢的標準化體系,提升產業、企業和產品的綜合競爭力,促進我市工業化、城鎮化和農業現代化進程,為建設富強、文明、平安、美麗駐馬店作出應有的貢獻。 (本報記者)
責任編輯:wtt
(原標題:駐馬店網)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