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自田間的報告
摘要:記者 閆平安5月27日,記者在遂平縣文城鄉魏灣村種田大戶魏磊的600畝連片小麥田塊里發現,使用骨粉高鈣肥的小麥比鄰近麥田明顯長勢茁壯、根莖發達、穗大、籽粒更飽滿、千粒重
記者 閆平安
驛城區劉閣街道辦事處姜崗村老陳的8畝地鹽堿嚴重,今年4畝地施用骨粉高鈣肥后小麥長勢旺盛,另外4畝相差甚遠。西平縣的王愛玲種花生300畝、小麥250畝,花生、小麥高產在望,今年計劃把鑫源合作社1200畝地都用上。上蔡縣種地大戶張峰去年在100畝玉米、50畝花生田施用骨粉高鈣肥實現畝增產
從
近年來,農民對土地加量投入化肥,提高單位面積產量,結果造成了耕地大面積普遍板結,酸化而缺鈣,有機質、中微量元素消耗殆盡,農作物根系發育不良,早衰、得病的現象司空見慣。土地被化肥喂瘦了、喂病了,增肥不增收。這一現象已經引起國家和農業專家的高度重視。化肥是重要的農業生產資料,是糧食的“糧食”。但目前存在化肥嚴重過量施用、盲目施用等問題,帶來了成本增加和環境污染。為提高肥料利用率,保障糧食等主要農產品有效供給,促進農業可持續發展,2015年起,國家農業部制訂《到2020年化肥使用量零增長行動方案》,明確要求實現肥料、農藥零增長限制政策,提倡大力發展生物菌肥。目前,我國有機肥資源利用率不足40%。其中,畜禽糞便養分還田率為50%左右,農作物秸稈養分還田率為35%左右。施肥結構不平衡,重化肥、輕有機肥,重大量元素肥料、輕中微量元素肥料,重氮肥、輕磷鉀肥“三重三輕”問題突出。
東北農業大學教授張志輝響應國家節能減排、研發環保綠色的生物菌肥等政策號召,歷經10多年刻苦鉆研,于
糧食增產,農民增收,金色的麥浪中,群眾喜悅的笑臉見證著一個骨粉高鈣肥品牌的成長。
責任編輯:wq
(原標題:駐馬店網)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