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需低迷,中國經濟未來靠什么拉動?
摘要: 【速讀】◎經濟下行壓力較大有其必然性,我們要高度重視應對,但也不必驚慌失措。◎投資本身要有可持續性,解決好投什么、錢從哪里來的問題。消費要立足我國基本國情,有針
【速讀】
◎經濟下行壓力較大有其必然性,我們要高度重視應對,但也不必驚慌失措。
◎投資本身要有可持續性,解決好投什么、錢從哪里來的問題。消費要立足我國基本國情,有針對性地挖掘潛力,使消費者敢花錢、愿花錢。
◎走出困境,化危為機,歸根到底靠創新,靠轉方式調結構。
問:目前的經濟下行壓力備受關注,不少企業生產經營困難,有的問題還在發酵。您認為該如何應對?
權威人士:當前我國經濟下行壓力較大,要看到其必然性。這里面有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新舊增長動力尚未完成轉換的因素,也有外部需求收縮、內部“三期疊加”多種矛盾聚合的因素;有經濟環境變化等客觀因素,也有一些主觀因素。從現狀看,總需求低迷和產能過剩并存還會延續一段時間,對此要有充分的準備,拿出給力的措施。
我們要高度重視應對下行壓力,但也不必驚慌失措。宏觀政策要保持定力,穩字當頭,并注重“三個結合”:
一是近期和長期相結合。以犧牲資源環境為代價的老路子行不通了, 繼續加大對產能過剩行業投資、增加未來調整壓力的增長也要不得,近期采取的穩增長政策要有利于長期發展政策目標,有利于經濟結構戰略性調整和產業優化升級,避免引發更多矛盾,調結構、促升級的政策也要有利于短期增長,二者應當結合起來。不能為了眼前刺激增長就不顧結構、質量和效益了,對調結構有好處的促發展措施也要該出手時就出手。
二是發展和改革相結合。發展政策要符合改革目標要求,也要通過改革舉措來落實,改革舉措要以發展為導向,多出臺一些有利于經濟持續健康發展的改革舉措。有一些改革措施可以提早出臺,有一些改革措施從長遠講是好的,但當前可能會加重企業負擔或者產生一些負面影響,需要慎重權衡。
三是國內和國際相結合。在經濟全球化的大背景下,我國經濟與世界經濟越來越相互依存,宏觀政策既要考慮國內因素,也要統籌好國內國際兩個大局。
問:在外需低迷的情況下,投資和消費是拉動經濟增長的兩駕重量級“馬車”,能否在這方面釋放更多動力?
權威人士:投資對經濟增長具有關鍵作用,這就要求投資本身有可持續性,解決好投什么、錢從哪里來的問題。首先是方向,必須選對項目,力求有市場,有長期回報,把好鋼用在刀刃上,投入到符合發展方向的地方。其次是資金來源,我國經濟發展到現在這個階段,能不能把儲蓄轉化為有效投資是支撐穩增長的關鍵。目前居民儲蓄率很高,海量資金無處可去,人們難以獲得可持續的財產性收入;可另一方面,實體經濟和重大建設項目缺乏資金保障。所以,財稅、金融、投融資體制改革必須整體推進,特別是要打通投融資渠道,挖掘民間資金潛力,讓更多儲蓄轉化為投資。
消費對經濟增長具有基礎性作用。適當調工資、增收入、完善社保制度都是必須的,同時要立足我國基本國情,有針對性地挖掘消費潛力。在城鎮化加快推進的過程中,大量人口由農村流向城鎮,滿足他們的生活需要,將會進一步擴大消費。數千萬貧困人口消費傾向最高,加強精準扶貧,增加他們的收入,可以轉化為新的消費熱點。對于收入水平較高的人群,應提高消費品質量和社會服務水平,使消費者敢花錢、愿花錢。中國消費者的購買力是可觀的,一個黃金周就能在境外刷新人家的銷售紀錄,關鍵是我們要有令人心動的有效供給,有讓人心安的產品質量。現在,個性化、多樣化消費漸成主流,對質量好、服務好的消費品和服務性產品需求很旺,如果能有效激活,會形成巨大的增長動力,留住寶貴的消費資源。
問:除了適度擴大需求,緩解下行壓力的根本之策是什么?
權威人士:無論從國內還是從全球看,總需求收縮的局面短期內很難改變。靠熬是熬不過去的,靠刺激也不可能完全克服。走出困境,化危為機,歸根到底要靠創新,靠轉方式調結構。中央就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作了多項部署,關鍵是抓好落實,抓緊推進。這要有“功成不必在我”的勁頭,有的可能需要兩三年,乃至更長的時間,在一定時期內不要說全面收獲,可能早期收獲都見不到。但是,與其臨淵羨魚,不如退而結網。“沒有夕陽產業,只有夕陽技術”。創新是點燃經濟發展的新引擎,現在勢頭很好,我們要濃墨重彩做好這篇大文章,激發全社會擁抱“創時代”。
(摘自人民日報5月25日《五問中國經濟——權威人士談當前經濟形勢》 記者 龔 雯 許志峰)
責任編輯:ldm
(原標題:中國經濟網)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