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期理財債基轉型清盤成趨勢
摘要:部分迷你基金仍甘當雞肋馬元月 蘇長春 北京商報訊(記者 馬元月 蘇長春)股市走牛,權益類基金當道,而那些既沒有高收益也沒有較好流動性的短期理財債基卻被打入“
部分迷你基金仍甘當雞肋
北京商報訊(記者 馬元月 蘇長春)股市走牛,權益類基金當道,而那些既沒有高收益也沒有較好流動性的短期理財債基卻被打入“冷宮”,正遭遇大規模贖回。轉型、清盤已成為短期理財債基結束投資生涯的大趨勢,繼匯添富理財28天等7只短期理財債基相繼清盤后,近日,光大保德信添天利理財債基也擬宣布清盤。不過,北京商報記者注意到,市場上仍有部分“迷你”規模的短期理財債基還在硬撐,沒有做出終止運作的打算。
光大保德信添天利季度開放理財債基日前發布公告,提議擬終止《光大保德信添天利季度開放短期理財債券型證券投資基金基金合同》,由此也意味著,光大保德信添天利季度開放債基或將成為公募市場上第8只主動清盤的短期理財債基。在此之前,匯添富理財28天、富國7天、華安7日鑫、長盛添利30天等短期理財債基均相繼主動清盤。 資料顯示,光大保德信添天利截止到今年一季度末的規模僅有5991.57萬元,已經接近5000萬元的清盤線。
相較直截了當地通過清盤來結束短期理財債基結束運作生涯,很多基金公司都青睞于通過轉型的方式繼續存活。如最早轉型的華安雙月鑫短期理財債基就轉型為單月運作的華安月安鑫短期理財,而萬家14天理財債基也轉型為萬家日日薪貨幣基金,國泰6個月短期理財債基則轉型為國泰創利債券型基金。北京商報記者統計,目前轉型的短期理財債基多達7只。
除了清盤和轉型外,“暫停運作周期”成了更多短期理財債基的緩兵之計。北京商報記者統計,截至目前,市場上就有11只短期理財債基宣布暫停運作,如長城淘金一年理財債基就在4月30日宣布,第一個封閉期到期后暫停運作,不再接受申購安排。3月23日,剛剛運作僅一個周期的信誠3個月理財債基也同樣做出了暫停基金運作的舉動。
數據顯示,今年以來短期理財債基的復權單位凈值增長率僅有1.7%,7日年化收益率也只達到5.6%,雖然比同期貨基4.8%的收益率略高,但卻要犧牲流動性,在大部分投資者看來性價比并不高,更何況越來越多的基民選擇投資權益類產品,短期理財債基早已風光不再。
但即便如此,仍有很多短期理財債基還在苦撐,既不轉型、清盤也沒有暫停運作。同花順iFinD數據顯示,民生加銀家盈理財7天債基,截止到一季度末規模僅有3657.2萬元,已經跌破公募基金規模5000萬元的清盤線。融通7天理財債券在一季度末的規模僅剩1173.44萬元,也完全可以進行清盤或者轉型。此外,2012年發行短期理財債基最多的匯添富,盡管已經將28天短期理財債基清盤,但旗下14天短期理財債基、21天短期理財債基的規模也少得可憐,截止到一季度末規模均未超過8000萬元。
那么上述這些還在“堅守”的短期理財債基,是否還有東山再起的一天呢?在濟安金信基金評價中心分析師馬永靖看來,從目前資金利率逐步寬松的市場環境來看,規模較小的短期理財債基難再繼續運作,雖然可以通過幫忙資金不讓規模觸及清盤底線,但其實很浪費基金公司的人力和管理資源,按道理來說沒必要在市場上存在了,相信過不了多久這些小型的短期理財債基也會被迫做出轉型或者清盤的舉措。
責任編輯:wq
(原標題:人民網)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