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發然用孝心點燃愛的燈火
摘要: 記者 王東紅驛城區蟻蜂鎮子房村一組的張發然,數十年如一日孝敬父母的種種事跡感動著身邊每一個人。20多年前,張發然經媒人介紹與同村的凌妮結為夫妻。凌妮臨上花轎前,母
記者 王東紅
驛城區蟻蜂鎮子房村一組的張發然,數十年如一日孝敬父母的種種事跡感動著身邊每一個人。
20多年前,張發然經媒人介紹與同村的凌妮結為夫妻。凌妮臨上花轎前,母親一再叮囑,要孝敬公婆。你怎樣對待公婆,將來孩子就怎樣對待你。
張發然夫婦婚后的生活十分幸福,他們一起下地干農活,勤勞致富,日子過得紅紅火火,隨著一雙兒女的降臨,給這個不算富裕的家庭又增添了一些快樂。可天不遂人愿,2005年秋,張發然的母親因病癱瘓在床,失去了行走能力。母親的吃、喝、拉、撒都轉移到了床上,需要人寸步不離的照顧,但是張發然的妻子早在半年前就得了糖尿病,這種病不能干重活,不能累著,這可怎么辦呢?張發然暗暗咬緊牙關,囑咐妻子白天照看母親,他去打零工或到地里干農活。晚上,他就偷偷地把母親尿濕的床單、弄臟的被褥洗干凈。
禍不單行。2006年的一天,父親突然摔倒在地,肚子疼痛難忍,這可嚇壞了兒媳。兒媳急忙給正在打零工的丈夫打電話。張發然匆忙趕回家,把父親送到蟻蜂鎮衛生院,沒有查出病因,便又馬不停蹄地把父親送到市中心醫院,一檢查是膽結石,醫生建議馬上做手術。
張發然慌忙跑到收費室,用粗糙的手從口袋角里摳出了300元錢,這錢是他趕過來時找工友借的,可是收費處的工作人員告訴張發然需要5000元,這點錢對于手術費無疑是杯水車薪。當時,新型農村醫療保險還沒有開始實施,妻子的糖尿病每日需吃藥,母親癱瘓在床,各種日常開銷巨大。張發然的家庭本來就負擔極重,哪還有錢來給父親做手術呢!焦急和無助使他不由自主地被淚水模糊了眼睛。“不行,我一定要給父親治病。”張發然一邊擦著眼淚,一邊下定決心。
終于等到父親的病痊愈出院了,他才長出了一口氣。可是他剛把父親的住院費還清,父親又在干農活時不小心摔倒在地,造成盆骨骨折,從此也癱瘓了。張發然不相信父親就這樣再也站不起來了,他四處打聽可以治療癱瘓的方法,跑去汝南專治骨折的醫院買回膏藥貼,每天晚上給父親按摩,用草藥熬水泡腳,就這樣堅持了500多個日日夜夜,父親竟然能慢慢下床走動了。
好日子還沒過幾天,父親又患上了嚴重的前列腺炎,在做手術時發現還有尿結石和膀胱萎縮,為了治療又花去近萬元的醫療費。張發然說,我不怕花錢,可憐的是父親由于膀胱萎縮需要常年插導尿管,這得遭多大的罪呀!
每隔三五天,他都要帶著父親去十里外的鎮衛生院換導尿管。一次、兩次、三次、四次……去的次數多了,醫院的所有工作人員都認識了他。醫生們感動了,親自教他如何換導尿管,一回生二回熟,慢慢地換導尿管的活他自己在家就能做了。
伺候二老是張發然和妻子每天必做的功課,除此之外,他們還要照料家里的10多畝地,有時不自覺地他和妻子就分好了工,他照顧父親,妻子照顧母親。前段時間,90多歲的老母親因病去世了,他和妻子都悲痛不已,鄰居勸道,像你們夫妻這么孝順,你母親走的時候一定很欣慰,現在更應該照顧好父親和自己。
張發然白天把父親挪到院中曬太陽,陪他聊天,晚上再抱回床上,等父親睡著了兩口子才開始忙自己的事情,隔三天換一次導尿管,父親想吃什么飯,就做什么飯,去集鎮上趕集也總是給父親買點好吃的。
張發然雖然沒有多少文化,也講不出大道理,但他卻用質樸的行動為子女、為鄰里做了表率,用數十年如一日的堅持訴說著他的人生哲理。在他的影響下,他的一雙兒女也非常孝順,在農忙時,洗衣、做飯,給爺爺端飯、洗臉、洗腳。每天干活回家,張發然夫婦總能喝到姐弟倆端來的茶,吃到熱乎乎的飯菜。
責任編輯:xmx
(原標題:駐馬店網)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