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公蔡陽“古城相會”
摘要:□晚報記者 李楊 文/圖 遠看“蔡陽墳”,幾棵樹就是明顯的標志。 “馬墳”離公路200多米,“冢”的形狀很明顯。 “蔡陽墳”原來
□晚報記者 李楊 文/圖
遠看“蔡陽墳”,幾棵樹就是明顯的標志。
“馬墳”離公路200多米,“冢”的形狀很明顯。
“蔡陽墳”原來是一座大冢,現在已經變成了一個土坡。
小時候,最喜歡聽《三國演義》這部評書。現在,閑暇時候,從網絡上搜索到這部評書,再次聆聽,依然回味無窮。
小時候,每每想到關羽怒發沖冠、仰天長嘯的威武形象,就禁不住擊掌叫好。
《三國演義》第二十八回,講的是關公用計斬蔡陽的故事。這則故事想必很多人都知道。可這則故事的發生地在哪兒,恐怕知道的人不多。駐馬店市驛城區古城鄉,曾經是三國時期古城的北門所在地,張飛和劉備都在這里駐扎過。相傳,這里就是三國時期關公用計斬蔡陽的地方。
5月19日,記者一行來到驛城區古城鄉李灣村,在當地村民的指引下,找到了“蔡陽墳”和“馬墳”。
用計斬蔡陽的故事發生在這兒
5月20日上午,天氣晴朗,記者一行三人驅車趕往古城鄉李灣村。聽到記者是來找“蔡陽墳”和“馬墳”的,62歲的村民張玉堂說:“你們算是找對地方了,《三國演義》第二十八回,說的就是俺這兒。”
隨后,他熱情地當起了記者的向導。
“以李灣村的這條路為分界,南邊的是‘蔡陽墳’,北邊的是‘馬墳’。以楊靖宇小學為標志的話,‘蔡陽墳’在楊靖宇小學的東南側,‘馬墳’在楊靖宇小學的東北側。”在張玉堂家西50米不到的地方,順著張玉堂手指的方向,記者終于見到了傳說中的“蔡陽墳”。
頂著烈日,記者徒步由北向南走了300多米,來到“蔡陽墳”旁邊。如今看來,“蔡陽墳”就是一個大土坡,上面種滿了小麥。而且,土坡上種的小麥明顯比其他小麥成熟得早。記者發現,“蔡陽墳”南北兩側各有一個小水坑。
張玉堂告訴記者:“這兩個小水坑,相傳就是當初建墳時挖的。”
鳥兒的天堂
記者路過“蔡陽墳”北側的水坑時,發現水坑里有兩只水鳥。當記者走到“蔡陽墳”的最南側時,竟然在南側的小水坑里看到了三只白鷺。可能是記者的到來驚擾了它們,三只白鷺飛上了青天。
正當記者好奇土坡上的小麥長得好,不算干凈的小水坑里為何會出現白鷺時,一抬頭,記者又看到了幾棵大樹。其中一棵最為茂密的樹上,竟然有20多只鳥。這里簡直就是鳥兒的天堂。
“蔡陽墳”的對面是“馬墳”。“馬墳”同樣是一個小土坡,上面種滿了莊稼,只是比“蔡陽墳”稍高一些。
“相傳‘馬墳’里埋的是蔡陽的白馬,其實里面并沒有馬。”張玉堂說,“雖然如今‘蔡陽墳’和‘馬墳’看著不高,可在我小時候,它們可是高得很。”
張玉堂說,雖然他現在住在李灣村,但其實他是李灣村南邊前張村的人。小時候,前張村和李灣村中間隔著一座“蔡陽墳”。前張村人想看見李灣村的樹梢,是不可能的。
“你想想,連樹梢都看不見,‘蔡陽墳’得有多高啊。哪像現在,別說樹梢了,連李灣的路都看得清清楚楚。”張玉堂感嘆道。
聽老人講故事
那么,蔡陽是誰,李灣村的村民都知道嗎?記者隨便問了一位在路邊乘涼的80歲左右的老太太。老太太姓李,說起蔡陽來頭頭是道。
當時,關羽和劉備、張飛失散后,被困土山上。之后,關羽帶著兩位皇嫂在曹營多年,為曹操立下了赫赫戰功。不過,關羽卻無時無刻不在思念著兄長劉備和三弟張飛。當得知劉備在當時的汝南豫州出現過的消息后,關羽辭別曹操,帶著二位皇嫂,過五關斬六將,一路向汝南找去。
這一天,關羽來到古城,就是現在的古城鄉。張飛正巧在古城駐守。關公見到三弟張飛十分高興,正待進城,卻被張飛攔住。因為兄弟已分別多年,關羽在曹操營中,張飛信不過關羽。
此時曹操的大將蔡陽,為了給被關羽殺死的外甥蔡琪報仇,帶領15萬人馬追到了古城。蔡陽的到來,使張飛起了疑心,立即關上城門不放關羽進城,并告訴關羽,要是他在城上三通鼓罷,關公斬不了蔡陽,就與他斷絕兄弟情義。
關公無奈,只好迎戰蔡陽。關云長是個仁義之人,守信用,講義氣。三通鼓已擂過兩通,再戰不勝,關云長就沒法向張飛交待。關云長急中生智,便想計斬蔡陽。關云長騎馬來到蔡陽跟前說:“咱單打獨戰,為何要請幫手?”蔡陽說:“我從來打仗不要幫手。”關云長向蔡陽背后一指說:“你背后是何人?”待蔡陽回頭觀看之際,關云長趁他不備,揮刀立斬蔡陽于馬下。
蔡陽的那匹馬也是匹寶馬,通人性,見關云長計斬蔡陽,心中不服,圍著蔡陽的尸體一陣悲鳴,跑到一個大水塘邊跳水自殺了。關云長感到心中有愧,與張飛、劉備相會后,厚葬了蔡陽和他的那匹白馬。這就是“蔡陽墳”和“馬墳”的由來。
引來眾多盜墓者
在采訪中,當地群眾告訴記者,最近幾年,陸陸續續有過幾批自稱媒體的人采訪過當地群眾,可并沒有給當地帶來什么好處,相反引來的盜墓者卻不少。
“我們晚上睡覺時,經常會聽到大的聲音,像放炮一樣。后來才知道,那是盜墓的人在炸墓。”張玉堂的老伴兒說。
“有時候前一天還好好的墳,第二天起來一看,墳邊兒上出現一個或大或小的洞。前幾次還很驚奇,后來我們這兒的人都習慣了,知道這是因為又有人來盜墓了。”張玉堂說。
到底“蔡陽墳”和“馬墳”里面有什么東西呢?
據當地百姓講,文化大革命時,有人扒開了“蔡陽墳”和“馬墳”,看到“蔡陽墳”里埋著的確實是人,而“馬墳”里面卻沒有馬,有的只是一個“披著長頭發的人”,和一些衣冠、器皿。
由于沒有人對墓里面的東西進行過考證,而當地百姓所說的事件發生的時間與現在相距甚遠,似乎不能證實此事的真實性。經過一天的采訪,“蔡陽墳”和“馬墳”并不像表面看起來那樣簡單,兩個土坡里似乎藏著天大的秘密,等著世人去揭曉。
責任編輯:fl
(原標題:駐馬店網)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