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讀驛城區政府工作報告
摘要:適應新常態 把握新機遇 實現新跨越——解讀驛城區政府工作報告記者 鄭付生 通訊員 米 山筆者從剛剛閉幕的驛城區兩會上了解到,今年該區的工作重點是緊緊圍繞&ldq
適應新常態 把握新機遇 實現新跨越
——解讀驛城區政府工作報告
記者 鄭付生 通訊員 米 山
筆者從剛剛閉幕的驛城區兩會上了解到,今年該區的工作重點是緊緊圍繞“四個全面”戰略布局,主動適應經濟發展新常態,按照“一區兩基地三中心”的發展定位,持續“七個以”的工作思路,突出招商引資項目建設,把著力點放在壯大主導產業集群上;突出城鎮建設,把著力點放在片區開發和人居環境改善上;突出財源建設,把著力點放在重點骨干稅源培育上;突出生態建設,把著力點放在環境保護和資源有序開發利用上;突出民生建設,把著力點放在保基本全覆蓋上;突出作風建設,把著力點放在提升效能服務群眾上,全力打造富強、文明、平安、美麗驛城。
經濟社會發展主要預期目標
全區生產總值增長8.5%,區屬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11.5%,區屬城鎮固定資產投資增長17.5%,財政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增長11%以上,區屬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13%以上,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農民純收入分別增長9.5%,人口自然增長率控制在5.5‰以內,節能減排完成市定目標,發展方式轉變取得新進展。
“一個適應” “四個堅持”
“一個適應”就是主動適應經濟發展新常態。“四個堅持”:一是堅持把工業提質增效作為發展的主方向,二是堅持把新型城鎮化建設作為發展的主引擎,三是堅持把招商引資項目建設作為發展的主渠道,四是堅持把改革創新作為發展的主動力。
十項重點工作
狠抓招大引強,在壯大產業集群上做文章。按照“一二三四五”招商工作思路,認真落實“二分之一”工作法,著力實施招大引強,力爭新簽約億元以上項目30個以上,合同投資80億元以上,實際到位資金50億元以上。按照“延鏈補鏈、拉長鏈條”的要求,圍繞主導產業發展,完善產業圖譜,按圖索驥、精準對接,不斷壯大主導產業集群。瞄準重點區域,充分發揮招商專業隊伍作用,落實“五定”工作機制,實施“一對一、點對點”洽談對接,推動招商引資工作由依靠優惠政策招商向提供優質高效服務轉變,確保成功引進一批大項目、好項目。
狠抓項目建設,在增強投資拉動上下功夫。落實好重點項目分包責任制,強力推進總投資281.1億元的22個省、市重點項目建設,確保完成年度投資計劃。認真研究新政策,把握投資新動向,重點圍繞保障性安居工程、節能環保、生態建設、結構調整、社會事業等領域,精心謀劃包裝項目,加大前期工作力度,加強與省、市有關部門的協調對接,確保向上爭取政策性資金9億元以上。著力完善要素保障,在土地、資金、用工、環境、制度等方面進一步完善,為企業提供保障。
狠抓工業經濟,在推進新型工業化上求突破。按照“加強基礎設施建設、培育壯大主導產業、創新管理體制機制、推動產城互動發展”的總體要求,加大基礎設施和配套設施建設力度,確保產業集聚區完成固定資產投資110億元,實現主營業務收入240億元,成功創建省級“一星級”產業集聚區和省級新型工業化示范基地。圍繞市里實施“30強、30高、30新”培育工程,用好育優扶強和區長質量獎資金,支持骨干企業創建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和企業技術中心,重點推動中集華駿、大力天駿、銀泰新能源電動汽車和十三香、華潤雪花、聯順食品等現有骨干企業技術改造、延伸鏈條、做大做強,確保汽車及零部件、農副產品加工主導產業主營業務收入突破150億元。深入開展“四上”企業基本單位名錄庫維護和數據質量核查,認真做好名錄庫建設和企業“一套表”聯網直報工作,夯實統計基層基礎。
狠抓城鎮建設,在加快城鄉統籌發展上重實效。按照“一區兩基地三中心”的發展定位,科學推進新型城鎮化進程。繼續抓好紅星美凱龍城市綜合體、商務中心區南片區、火車站片區綜合改造等片區開發,尤其要加快推進練江河養生休閑商住區建設,全面啟動“1128”工程,著力打造城市亮點。扎實推進市政基礎設施建設,力爭完成各類基礎設施投資40億元以上。按照“建、管、監”相分離的原則,完善城市管理網格單元,全面推行網格化、精細化管理,深入開展“雙違”整治活動,堅決遏制違法建設、違法占地行為。
狠抓第三產業,在產業結構優化升級上出亮點。大力發展現代物流、信息服務、金融保險、養老康復、休閑娛樂等高成長性服務業,著力打造一批水平高、業態新的服務業品牌。高度重視電子商務產業發展,盡快制定支持電子商務發展的政策措施,鼓勵傳統商貿、工業企業線上交易,積極引進一批電子商務企業和“互聯網+”應用項目。著力推進驛城區特色商業區暨天中古鎮項目,抓緊啟動項目區內道路等基礎設施建設。編制“十三五”旅游產業發展規劃,加快金頂山景區、老樂山北坡旅游資源開發等項目建設,確保金頂山風景區成功創建國家
狠抓現代農業,在強農、惠農、富農上打基礎。緊緊圍繞穩糧增收、提質增效、創新驅動總要求,強力推進郊區現代農業發展。大力實施高標準糧田“百千萬”工程,確保新增高標準糧田2萬畝,高產創建示范片穩定在4萬畝。不斷加大農田水利建設投入,扎實推進農業基礎設施建設,發展特色農業,加快“菜藍子”工程建設,確保新建溫棚200座、新增種植面積3000畝。大力發展現代畜牧業,完成3個標準化規模養殖場建設。著力實施農業產業化集群培育工程,發展壯大現有龍頭企業,力爭新增市級以上農業產業化集群4家。大力培育農民專業合作社、種植養殖大戶、家庭農場等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確保新增家庭農場10家。
狠抓骨干財源,在實現財政增收上聚后勁。強力推進房地產、市政設施、工業及商業等骨干財源建設,努力形成新的財稅增長點。重點扶持十三香、中集華駿、農聯社、大商新瑪特、華潤雪花、國藥控股等工商企業擴大規模,做大做強,進一步提升骨干企業的稅收貢獻度。堅持依法治稅和屬地管理原則,嚴格稅收征管制度,嚴禁協稅拉稅,降低稅收成本。嚴格控制“三公經費”,全面推行公務卡結算制度。合理調整支出結構,重點保障機構運轉、工資支出、民生改善、重大項目建設和養老制度改革、公務用車改革等方面的支出需要,提高財政資金使用效益。
狠抓改革創新,在推動科學發展上添動力。大力實施行政管理體制改革、財稅金融體制改革、醫藥衛生體制改革、農村土地制度改革、國有企業改革等。
狠抓生態文明,在改善人居環境上用實招。認真貫徹新《環保法》,實行最嚴格的源頭保護、損害賠償和責任追究制度,切實增強可持續發展力。加大對飲用水源地、重點河流和地下水的管理,大力實施“藍天工程”、“碧水工程”、“綠地工程”和“鄉村清潔工程”,并繼續做好西部山區生態保護工作。認真做好省級林業生態縣區創建復查工作,著力推進生態廊道網格提升等六大工程,完成植樹造林2.7萬畝、360萬株,確保通過省級復查驗收。加強工業、交通、建筑等重點領域節能減排,支持企業實施節能環保技改及采用先進工藝技術,確保完成“十二五”減排目標任務。
狠抓民生改善,在構建和諧社會上見成效。著力實施10項重點民生工程和中心城區惠民實事,讓發展成果惠及更多的人民群眾。深入實施全民技能振興工程和農民工職業技能提升計劃,圍繞校企合作、訂單式培養、靈活就業等方面,多渠道增加就業崗位。同時,不斷完善社會保障,全面發展社會事業,加強和創新社會治理。
責任編輯:xmx
(原標題:駐馬店網)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