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公故里話邵店
摘要:□ 趙新春在中國歷史上吳公是個名人。沒有他的發現和舉薦可能就沒有西漢著名思想家、文學家賈誼的年少得志和名噪一時。同時,吳公又是個無名的人,因為從《史記》到《漢書》
□ 趙新春
在中國歷史上吳公是個名人。沒有他的發現和舉薦可能就沒有西漢著名思想家、文學家賈誼的年少得志和名噪一時。同時,吳公又是個無名的人,因為從《史記》到《漢書》,再到現在所有關于他的資料都稱其吳公,“其名無考”。
吳公的事跡,在司馬遷的《史記》和班固的《漢書》記載里大同小異。《漢書》記載:“河南守吳公,聞其(指賈誼)秀才,召置門下,甚幸愛。孝文皇帝初立。聞河南守吳公治平為天下第一,故與李斯同邑而嘗學事焉,乃征以為廷尉。廷尉乃言誼年少,頗通諸子百家之書。文帝召以為博士。”用現在話說就是,吳公在擔任河南郡守的時候,聽說賈誼才學出眾,就把他召到自己的衙門里任職,并非常器重他。漢文帝剛即位不久,聽說河南郡守吳公治理地方政績為全國第一,又和秦朝李斯是同鄉,向李斯學習過,就征召他擔任廷尉。之后,吳公就把年輕有才,能精通諸子百家的賈誼推薦給了漢文帝,皇帝就征召了賈誼,讓他擔
因為這段文字說吳公與李斯同邑,自然吳公也是上蔡人,但具體上蔡哪里,古史慣例,并不細說。
邵店位于上蔡縣南部,與汝南縣的金鋪鎮、張樓鎮接界,是駐馬店眾多古鎮之一,也是一個以出產生姜而出名的地方。鎮在古代是邊境駐兵戍守的地方。《新唐書·兵志》記載:“唐初,兵之戍邊者,大曰軍,小曰守捉,曰城,曰鎮,而總之者曰道。”鎮將管理軍務,有的也兼理民政。到宋代鎮就成了僅次于縣的人們集聚的地方。宋代高承《事物紀原》曰:“民聚不成縣而有稅課者,則為鎮,或以官監之。”
邵店何時成鎮,史書沒記載,我們也無從知道。據宋代王存《元豐九域志》記載,當時的上蔡有 “二鄉,東岸、苽陂(即今華陂)、邵店三鎮”。邵店為上蔡縣的三大鎮之一。元明清三代,邵店地理位置更加重要,居于元代學者熊夢祥《析津志》所記載的由大都南下到達汴梁而“正南由朱仟(今朱仙鎮)迤里東南至蘄州”的湖廣的驛道上。是當時傳遞政府公文的急遞鋪邵店鋪的所在地。
歷史的吳公是西漢人,他與邵店關聯并變成了上蔡縣邵店鎮人,源于明朝嘉靖年的一次偶然挖掘。據明代李本固《汝南遺事》記載:“漢河南守吳公墓在邵店東北隅。重興寺,明嘉靖年間土人創立。后佛殿掘得墓磚甚多,次獲一碣,上有漢吳公墓字。”清代楊廷望纂修《上蔡縣志》對這件事也有記載,但他把地點錯寫成了今天汝南縣半坡店。李本固是萬歷二年(公元1574年)進士,生活時代距離這次挖掘發現的嘉靖年間較近,其家鄉汝南張樓鎮守法李距離邵店又不遠,相信他的說法應該更可信。在京做官的吳公死后大老遠葬到邵店,說明這里應該是他的故鄉。
吳公是如何出仕做官的,史書中并沒有記載。如果走的是推舉之路,那么,根據《后漢書》記載的“郡口二十萬舉一人”的察舉要求,吳公能夠做官到河南守,說明他當時應該家境不錯。
吳公究竟是姓吳名公,還是吳公僅是尊稱名字無考。對于我們,考察起來確實有些勉為其難。吳公名諱如此,邵店歷史上另一位名人范谷英史跡亦是如此。范谷英的宦籍不見于正史,只是在《大明一統志》里有簡單的記載,即范谷英,上蔡人,至正間任河中知府,遷戶部尚書、集賢院學士。明代凌迪知的《萬姓統譜》和清代的《大清一統志》和《河南通志》,說法也大體相同,并不詳盡。
只有元朝人李材的《解酲語》有這樣一段:“尚書范谷英賜食帝前,食韭芽面,旨之一箸而止,帝曰:‘不中食乎?’英曰:‘臣豈敢但天廚珍味?臣已領恩矣,山妻久厭糟粕,將以遺之,使知官家有人所不見之物也。’帝令盡服之,復賜一帖以歸。”意思是說有一天,皇上賜范谷英韭芽面讓他吃,他動了一筷子就停下來。皇帝問他是不好吃嗎?范谷英就說,皇上的恩情我已經領了,我只是不敢一個人享受皇上賜給的這么好的食物。我家里的老妻天天吃粗茶淡飯,我想把這送給她,讓她知道官家還有人們見不到的食物。于是皇帝就讓他吃完,另外又賜給他了一份。
元代的韭芽面是餅還是面食,我們并不知道。不管范谷英說出此言的動機如何,但就范谷英的舉動來說,用現在的標準也算得上是位愛老婆的好男人。
《上蔡縣志》記載:“元學士范谷英墓,在邵店東二里。”時過境遷,想必當時還在,而今天,像吳公墓一樣也已經找不到了。
責任編輯:xmx
(原標題:駐馬店網)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