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軾過蔡留佳作
摘要: □ 陳 司蘇軾(公元1037~公元1101年),字子瞻,號東坡居士,北宋眉州眉山(今四川眉州)人,著名文學家、書畫家。蘇軾生于書香門第,與其父蘇洵、其弟蘇轍皆以文學名世,
□ 陳 司
蘇軾(公元1037~公元1101年),字子瞻,號
蘇軾生于書香門第,與其父蘇洵、其弟蘇轍皆以文學名世,世稱“三蘇”。蘇軾在詩詞書畫諸多領域均取得非凡成就,留下了《赤壁賦》《后赤壁賦》《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念奴嬌·赤壁懷古》等一大批膾炙人口的詩詞作品,以及《黃州寒食詩帖》《瀟湘竹石圖》等聞名于世的書畫珍品。“三蘇”與唐代的韓愈、柳宗元,與宋代的歐陽修、王安石、曾鞏合稱“唐宋八大家”。蘇軾還與最能代表宋代書法成就的黃庭堅、米芾、蔡襄合稱“宋四家”。
蘇軾的一生跌宕起伏。嘉佑元年(公元1056年),蘇軾首次離開家鄉赴宋都汴梁參加科舉考試,翌年參加禮部考試,獲得主考官歐陽修的賞識,中進士。后其應中制科考試(即三年京察),入第三等,為“百年第一”,授大理評事、簽書鳳翔府判官。治平二年,其父蘇洵病逝,蘇軾、蘇轍兄弟扶柩還鄉,守孝三年。三年之后,蘇軾還朝,震動朝野的王安石變法開始了。蘇軾和許多師友,包括他的恩師歐陽修在內,因反對王安石變法,被迫離京。熙寧四年(公元1071年)七月,蘇軾調任杭州通判,后被調往密州、徐州等地,任知州。元豐二年(公元1079年),蘇軾調任湖州知州。這年七月廿八日,蘇軾上任才三個月,因其詩作諷刺新法,被捕入獄,史稱 “烏臺詩案”。103天后,蘇軾出獄。神宗皇帝降旨,貶蘇軾為黃州團練副使。
元豐三年正月初一,正是家家戶戶歡度新春佳節之際,蘇軾卻帶著一家老小,離開汴京從陸路長途跋涉去黃州。途中,經過其弟蘇轍任職的陳州(今河南淮陽)時,
在淮陽短暫停留后,蘇軾父子相伴繼續趕路,先后來到當時屬于蔡州的上蔡、汝南、正陽等地。
其一
蘭菊有生意,微陽回寸根。
方憂集暮雪,復喜迎朝暾。
憶我故居室,浮光動南軒。
松竹半傾瀉,未數葵與萱。
三徑瑤草合,一瓶井花溫。
至今行吟處,尚余履舄痕。
一朝出従仕,永愧李仲元。
晚歲益可羞,犯雪方南奔。
山城買廢圃,槁葉手自掀。
長使齊安人,指說故侯園。
其二
鉛膏染髭須,旋露霜雪根。
不如閉目坐,丹府夜自暾。
誰知憂患中,方寸寓羲軒。
大雪従壓屋,我非兒女萱。
平生學踵息,坐覺兩登溫。
下馬作雪詩,滿地鞭棰痕。
佇立望原野,悲歌為黎元。
道逢射獵子,遙指狐兔奔。
蹤跡尚可尋,窟穴何足掀。
寄謝李丞相,吾將反丘園。
這兩首詩同韻同字,讀來上口。從字里行間,展露出蘇軾在脫離牢籠之后,特別是在蔡州遇雪時,心情是何等的暢快。身體上的枷鎖卸掉了,雖然一路旅途勞頓,但一場漫天飛舞的雪花卻像他自由的心靈。這對他來說,又何嘗不是一種釋然與解脫呢!
責任編輯:xmx
(原標題:駐馬店網)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