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逸民:只為夕陽更美麗
摘要:□晚報記者 李楊 文/圖 邵逸民反書作品《精神》被作為禮品送給特黎先生。 人物簡介:邵逸民,1928年生,河南西平縣人。解放前任教師,1950年由師專選干入伍。1
□晚報記者 李楊 文/圖
邵逸民反書作品《精神》被作為禮品送給特黎先生。
人物簡介:邵逸民,1928年生,河南西平縣人。解放前任教師,1950年由師專選干入伍。1990年從中國建行銀行駐馬店分行退休。擅長詩文書畫,能左手反書,解放初期即被聘為《河南日報》特約通訊員。退休后進入老年大學仍筆耕不輟,先后加入市書畫研究會、中國文人書法家協會,受聘于中國書畫家協會副主席、東坡書畫院院士、東方藝術研究院客座教授、顏真卿書畫院名譽院長、長江書畫院名譽主席。其詩詞、書畫在全國和國際大賽中獲特等獎和金獎,被授予“百名中國書畫家”和中美舊金山書畫大賽“國際優秀書畫家”稱號,并入編多部名書、詞典。其書畫作品被美國一些大學圖書館收藏,左手反書的書法作品《精神》,作為禮品贈送給美國總統奧巴馬的顧問團成員特黎先生,受到極高評價。
欣賞一個書法家或者看一個畫家的作品,首先要讀懂這個書法家。只有這樣,才能領略書畫藝術家潛藏在藝術作品中的生活感悟,才能接受書畫藝術家在藝術作品中傳遞給我們的人生真諦。
捧讀邵逸民先生的詩文書畫,記者看到一位慈祥的長輩,一個學識淵博、德才兼備的學者,正以獨有的仙風道骨,娓娓動聽地向我訴說著他豐富多彩、飽含滄桑的人生閱歷……
出生書香世家
5月13日,當記者如約來到邵逸民老人家中時,邵逸民特意打開了安裝在墻上的電子相框,電子相框自動播放著邵逸民老人各個時期的照片。邵逸民一張一張地給記者講解,思路清晰。
“這是我的父親。”邵逸民指著相框中一位留著白胡子的老人說,“我1928年出生在西平縣城西30公里外的一個村莊。這個村莊當時叫藍衣趙村,全村一百多戶人家,以趙姓人居多。后來邵姓人陸續遷來,人口超過了趙姓人。”
邵逸民家雖非名門望族,但也稱得上是書香世家。邵逸民的爺爺是前清秀才,邵逸民剛識字的時候,就記得家里的正門樓上掛著“名望世家”的橫匾,西門樓上方懸掛的是“品學兼優”牌匾。
“我的父親自幼念私塾,熟讀四書五經。雖然也學過幾天洋文,但是基本不用,后來也就忘了。解放前,他一直在鄰近村教私塾。那時私塾先生沒有俸祿,只是義務教書,學生家長輪流管飯。后來父親把我們家東屋改為私塾教室,父親再也不用跑外村教書了,一日三餐都在自己家用餐。逢年過節和孔子生日,學生家長過意不去,便會提上一些禮物來看看父親。”邵逸民說,就在在父親的影響下,他小小年紀便會背誦《三字經》、《百家姓》、《千字文》、《千家詩》了。
“父親滿腹文采,字也寫得好,解放初期,村里的布告、通知、宣傳標語,都由他寫。他的這一特長,對后世影響很大。直到如今,我們邵家還是以德傳家,以文見長。由于父親的啟蒙教育,我的大兒子沒到入學年齡,就會給我寫信了。”邵逸民說。
年過半百涉足金融業
“我的青少年時期,是在兵荒馬亂中度過的。1942年,日本人大舉進犯中原,燒殺搶掠,無惡不做。那一年,我剛滿14歲。”提起自己的青少年時期,邵逸民這樣說。成年后的邵逸民,像父親一樣成了一名教書先生。后來陸續在西平縣治淮總隊、駐馬店市水利局、中國建設銀行駐馬店分行等單位工作。
提起自己涉足金融行業,邵逸民感慨萬千。
“俗話說:人過三十不學藝。可是沒想到已過知天命之年的我,50多歲又經歷了人生的一次轉折。”邵逸民說,1982年2月的一天,組織上安排他去中國建設銀行駐馬店分行工作。就這樣,邵逸民拿著一紙命令,到建行報了到。
7年后,邵逸民從中國建設銀行駐馬店分行退休。那一年,邵逸民62歲。
退而不休
退休后的生活,邵逸民覺得枯燥泛味。
“那種寂寞和失落,是沒有經歷過退休這道關卡的人體會不到了。開始的幾天,早上醒來一睜開眼,不是想著該去上班了,就是該去開會了。可是一回到現實中,猛然醒悟,今后再也不用去上班了。這漫長的一天無所事事,該怎么打發啊,讓人很沮喪。”邵逸民說。
在經歷過一段時間的失落、彷徨之后,邵逸民覺得還是要調整心態,正視現實。在一些老朋友的推薦下,邵逸民來到了老年活動中心。
“那時我想得比較簡單,就是覺得哪怕大家在一起聊聊天,也比一個人在家強。沒想到去了幾次感覺還不錯,老同志們在一起總有說不完的話,讀報紙,看雜志,有時還切磋一下棋藝,不知不覺中,半天就過去了。”邵逸民說。
退休后的第二年,也就是1991年,邵逸民進入老年大學學習,在那里學政治理論、書法繪畫、詩詞格律、音樂舞蹈、攝影藝術等。也就是在這段時間,邵逸民結識了駐馬店市書畫研究會的會長申顯光、秘書長楊國富等人,讓自己的書畫藝巧大幅提高。
退休20多年來,邵逸民一直堅持“勤”字當頭,勤動腦、勤動手、勤健身,日子越過越充實。每逢學習日,邵逸民總是蹬著一輛自行車去上課,從不間斷。在班里,邵逸民成了既遵守紀律又勤學好問的學生,被大家一致推選擔任綜合班、書法班和繪畫班的班長。
淡泊榮譽
2003年“非典”時,老年大學一度停課。邵逸民利用這段時間,把多年來的學習筆記搜集整理,逐字逐句地抄寫,匯編成了兩大本、共20多萬字的《文學集錦》,不僅鞏固了學習成果,還積累了寶貴的文字資料。
多年的勤學苦練,使邵逸民奠定了扎實的文字功底。邵逸民利用這一優勢,經常給報紙、雜志和出版社投稿,先后發表了一大批詩詞和文字作品。
邵逸民創作的《如夢令·雪梅》、《七絕·詠梅》、《七絕·樂道》、《西江月·午夜啼》、《七絕·滕王閣贊》和《紀念抗日戰爭勝利六十周年》、《丹青墨韻黃河口》,分別獲文化部“‘和諧杯’全國詩詞大賽一等獎”、“‘太白杯’全國詩詞大賽一等獎”、“《和諧社會名人風采錄特等獎”、“‘炎黃杯’全國詩詞大賽百杰”等獎項。
不僅如此,《邵逸民詩詞精選》已入編《構建和諧社會·華人經典文集》,并榮膺2007年特等獎,被授予“和諧中國杰出人物榮譽勛章”。2008年邵逸民出版了《邵逸民八秩詩文書畫選》,原始資料被駐馬店市委檔案局列入檔案館《名人檔案》永久保存。雖然獲獎無數,但邵逸民仍然樸實。他說:“我希望自己一輩子都能在寧靜中堅守淡泊。”
責任編輯:fl
(原標題:駐馬店網)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