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么想要移民火星(科技大觀)
摘要:由荷蘭人發起的火星移民計劃吸引了全世界5萬多人報名。最終經過嚴格挑選,選中了100人。是什么讓這趟有去無回的火星移民旅行擁有如此大的吸引力?這首先還得從火星本身說起
由荷蘭人發起的火星移民計劃吸引了全世界5萬多人報名。最終經過嚴格挑選,選中了100人。是什么讓這趟有去無回的火星移民旅行擁有如此大的吸引力?這首先還得從火星本身說起。
火星在太陽系八大行星之中談不上特別,但從繁衍生命的角度看,火星的優勢在于它有水。由于溫度低,火星上的水都以冰的形式存在于地表之下。如果這些冰全部融化,水量可以覆蓋整個火星表面達11米深。生命離不開水,火星顯然具備了維持生命最基本的條件。
人類對火星的探索早在50年前就開始了,當前也有不少觀測、探索火星的實驗項目正在進行。在這一過程中,人類對火星的認識不斷加深??茖W家推測,幾十億年前的火星極可能很像今天的地球,有很厚的大氣層,有水、有海洋,甚至有生命。然而,由于火星的地心引力太小,導致大氣分子不斷逃離,火星才變得像現在這樣又冷又干,遠古的生命也隨之消失或隱藏到地下。此外,火星的大氣層里已被證實存有少量甲烷,其來源至今還是個謎,它可能來自于化學反應,或由細菌產生——如果是后者,便是火星存在生命的有力證據。
從技術上說,移民火星面臨的最大問題不是“交通”,而是生理和心理問題。以現有的航天技術而言,從地球飛到火星大概需8個月時間,漫長的旅程會給移民者帶來很多問題,如失重導致的肌肉萎縮、骨質疏松,更多宇宙射線的輻射可能引發癌癥,以及長時間居于狹窄的空間帶來的心理疾病等。此外,即便順利到達火星,如何建立一個永續的基地也是一個挑戰。由于移民人數有限,大部分勞動要依賴機器人,除了耕種食物、發掘水源,最迫切的問題是如何提取氧氣,保證呼吸。
那么,人類應不應該移民去火星呢?地球人口越來越多,地球的面積卻不會增加,最好的解決辦法是讓一些人移民到其他星球??v觀太陽系,火星明顯是第一選擇。還有另一個理由,一旦有一天地球和另一個小星球碰撞,毀滅了人類,就如7000萬年前恐龍滅絕一樣,那么在大災難后,人類的香火恐怕只有靠火星移民來繼承了。
我們從未在地球以外的星球發現過生命。假如火星上真有生命存在,火星生命有可能是幾十億年前較溫暖時期生命的后裔,它們的化學生理基因是否和地球生命一樣呢?火星生命的發源期應該和地球差不多,地球生命經過幾十億年激烈的競爭和進化,遠古的原始生命已被淘汰殆盡。而火星由于氣候的變化,進化終止而古老的生命形式得以保存,這將是火星給我們研究生命起源的寶貴資料。在未掌握發掘、保護火星生命的方法之前,千萬不要破壞了這份寶藏。從長遠看,尋找宜居星球是一種趨勢,火星移民只是一個開始,僅就這個計劃而言,要解決的問題還很多。
(作者為美國加州理工學院地質和行星科學系教授、美國人文與科學院院士)
《 人民日報 》( 2015年05月14日 22 版)
翁玉林
責任編輯:fl
(原標題:人民網-人民日報 )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