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理使用智能手機 謹防流量“偷跑”
摘要:□董莉莉用手機瀏覽網頁、登錄QQ、發微信……隨著智能手機的普及,過去需要在電腦上連接網絡完成的事,現在用手機也能完成了,但煩惱也隨之而來。五一期間,胡女
□董莉莉
用手機瀏覽網頁、登錄QQ、發微信……隨著智能手機的普及,過去需要在電腦上連接網絡完成的事,現在用手機也能完成了,但煩惱也隨之而來。
五一期間,
除了
很少有人講得清“流量”
盡管現在很多人用的是智能手機,大街上也隨處可見低頭玩手機的“智能一族”,但對于手機上網按流量計費,一個計量單位“KB”到底有多少流量,很少有人能講得清楚。那么,手機上網流量到底是如何計算的呢?
據編號為3766的移動客服人員介紹,流量的計量單位分為 KB(字節)、M(兆)、G。1KB相當于512個漢字,
筆者對身邊的朋友做了一個調查,十幾個人用的都是智能手機,只有一人知道手機上網流量是如何計算的。
朋友小帆手機里下載了不少軟件,平時也不用,對于手機“更新軟件”的提醒,總是不自覺地按下“確定”。因為不會計算流量,在超出很多流量后,小帆才發現手機賬單上多出了兩百多元話費。從此,他再也不敢隨便按“確定”了。
不僅如此,據了解,一些后臺默認自動推送、自動更新的手機,更是讓手機一族在不知道的情況下,被“偷了流量”。
一不小心流量就用超了
許多朋友與筆者聊天時,經常提到有關手機上網流量的問題。家住建業森林半島的小倩說,她比較喜歡用手機玩QQ游戲,或者看新聞,每個月使用的流量不多,加上話費,一個月消費六七十元錢,但上個月交話費時被告知消費了130多元。查看清單后才知道自己手機上網流量超了。
市民胡勇表示,他用手機上網主要是看新聞,玩微博和微信。因為擔心流量不夠,他今年還將每月的流量套餐增加到
和胡勇一樣,很多市民表示,用手機上網的次數越來越多,因為不清楚流量使用情況,每次上網后都會趕緊關閉上網功能。
筆者發現,目前很多人喜歡使用WiFi下載軟件,但是當智能手機在WiFi信號不穩定或較弱時,有自動搜索并切換到
如何避免流量“偷跑”
位于市解放大道的一家手機店的銷售人員王芳告訴筆者,要避免手機流量被偷,首先應從自己手機上找出“偷”走流量的那個“賊”。
因為好用,安卓手機用戶都會對聯系人同步、實時推送電子市場等應用印象深刻,但這些軟件的好用是用流量換來的,同步功能總是在后臺默默連接網絡,緩慢而持續地消耗我們的流量。
王芳認為,多數軟件都有“偷吃”流量的嫌疑,提醒智能手機用戶不上網時盡量關閉網絡。
“在很多免費游戲和軟件中都有內置廣告。免費雖然給用戶帶來了便利,但內置的廣告需要通過聯網進行下載和更新,頻頻閃動的廣告不但影響用戶體驗,更會在后臺默默地‘吃’掉不少流量。”移動客服3766表示,盡量不要用自己的流量下載視頻等。
愛用手機上網的用戶要養成正確的使用習慣,如關閉自動更新、同步等功能,關閉數據流量,需要使用時再打開;打開的QQ等程序,不用時務必關閉,注意畫面已退出但程序仍在后臺進行的情況。最好從Appstore、安卓市場等正規渠道下載手機軟件,避免安裝流氓軟件。
責任編輯:lyx
(原標題:駐馬店網)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