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曉林:用科技把花生打造成“金豆豆”
摘要:記者 溫培雅站在花生地旁的王曉林認真地向老百姓講著花生種植的各種注意事項。樸素的衣著、樸實的表情,若不是滔滔不絕的花生種植專業術語,他與身邊的農民并無二致。但是,
記者 溫培雅
站在花生地旁的王曉林認真地向老百姓講著花生種植的各種注意事項。樸素的衣著、樸實的表情,若不是滔滔不絕的花生種植專業術語,他與身邊的農民并無二致。
但是,他在天中花生科研領域里卻擁有無可替代的位置?,F任駐馬店市農科院油料作物研究所所長的王曉林,長期從事花生、芝麻等油料作物的新品種選育及高產栽培技術研究工作,多年來先后選育芝麻新品種3個、花生新品種2個。主持并承擔國家及省、市科研課題10多項,獲得省級成果5項、市級成果7項,累計推廣油料作物新品種面積1000多萬畝,創造社會經濟效益近億元,在國家及省級刊物上發表論文10余篇,為我市油料作物新品種的推廣應用及農業生產作出了貢獻。他先后被評為駐馬店市第六批專業技術拔尖人才,2004年~2006年新世紀學術技術帶頭人,駐馬店市第八批專業技術拔尖人才,2014年被評為天中科技創新人才等。
扎根天中 不斷攻關
1990年河南農大農學系畢業后,王曉林被分配到駐馬店市農科院工作,這一干就是20多年。從花生地測土配方施肥、選種、化學除草、地膜覆蓋到打孔播種、收獲,他用汗水打造著自己的“花生王國”,花生科研工作獲得突破性進展。
2005年以前,我市花生種植面積穩定在250萬畝~300萬畝,但品種全從外地引進,混雜退化嚴重,產量低,品質差,影響了農民的種植積極性。王曉林帶領花生課題組全體人員,積極向省內外花生科研單位學習花生育種理論和方法,探索花生新品種選育的技術,查看國內外花生資源材料100余份,結合駐馬店生產實際,針對我市氣候特點,創造性地開展科研攻關。在科研工作中,他身先士卒,無論刮風下雨還是酷暑嚴寒,他和課題組同志一起,經常深入試驗田,觀察、記載、抗旱、排澇,經過幾年的定向選擇,于2007年選育出花生新品種駐花一號。駐花一號的審定,填補了駐馬店市花生新品種選育的空白,為駐馬店市的花生生產提供了品種及技術支撐,它的推廣應用,大幅度提高了我市花生的產量和品質,取得了巨大的社會經濟效益,2009年獲得市科技進步一等獎。駐花一號2007年被列入國家農業科技成果轉化資金項目推廣品種,項目于2010年通過河南省科技廳驗收。至2013年,駐花一號在河南及安徽等地已累計推廣800多萬畝,畝增產花生莢果42.83公斤,畝增純收益239.8元,總增社會效益193317.48萬元。
完成了花生新品種駐花2號選育、駐花2號的審定,是我市花生科研工作又一重大成果,它是一個早熟、高產、穩產、高蛋白、出仁率高的花生新品種,在2009年、2010年兩年河南省區試中,籽仁產量分別居第一位、第二位。2011年生產試驗中,畝產莢果
癡情三農 傾力追夢
作為農業科技工作者,王曉林非常熱愛自己的事業,經常深入正陽、確山、汝南等縣,了解花生生產中出現的新情況、新問題,遇上問題及時解決。一次,他下鄉經過正陽縣袁寨鄉周莊村時,發現有一塊花生田病害較重,他通過仔細觀察,認為是一種新的病害,就及時用相機拍下來,發到中國油料所進行鑒定,尋求解決辦法,并通知縣農技人員,及時控制了病害的蔓延。他將自己的手機開通成河南省12316農村熱線電話,群眾有疑難問題電話解答,幾年來接受群眾電話咨詢1000余次。2010年以前,我市花生的種植與收獲機械化程度較低,只能靠人力收獲,費時費工,遇到連陰天氣,損失更大,出現豐產不豐收的現象。王曉林看在眼里、急在心里,積極為當地政府想辦法,協作農技部門從山東引進花生起壟播種機和收獲機械。從2009年開始在正陽縣袁寨鄉大郝村開展機械示范,引導當地農民起壟種植花生,推廣收獲機械,連續4年在正陽縣舉辦河南省花生規范化種植觀察會。通過幾年的示范及推廣,花生起壟種植和機械收獲面積逐年擴大,目前已輻射到汝南、上蔡等縣,較好地解決了花生生產用工多、成本高的問題。
王曉林在不斷追求著與花生有關的夢想:他想研究和利用系統選育、輪回選擇、雜交育種、品質檢測和抗逆性協調改良技術,以提高產量和經濟利用價值為重點,聚合優質、高產、抗病、抗逆等性狀基因,創制抗病優質骨干育種新材料,選育具有市場競爭力的優質、高產、專用花生新品種。他還想利用現有品種及試驗材料,不斷創新花生品種資源,建立種子資源庫,采用有性雜交、系統選育等手段,選育出適合豫南地區生產的早熟、優質、高產、抗病及抗逆性強,較現有推廣品種增產10%以上的新品種1~2個,并進行相關模式化栽培技術研究,年推廣新品種20萬畝~30萬畝。他的夢想和人生已經和小小的花生緊緊地連在了一起。
從事農業20多年,王曉林穿梭在鄉村,行走在田野,盡職盡責幫助老百姓解決技術難題,為農民增產增收出謀劃策,王曉林樂此不疲。
責任編輯:xmx
(原標題:駐馬店網)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