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車險遇見移動互聯網:改變業態 價格透明化
摘要:原標題:車車:當車險遇見移動互聯網 中國經濟網北京5月8日訊 根據 MarkLines統計,2014 年我國汽車銷量 2349 萬輛,位列全球第一,遙遙領先美國、日本等發達國家。目前
中國經濟網北京5月8日訊 根據 MarkLines統計,2014 年我國汽車銷量 2349 萬輛,位列全球第一,遙遙領先美國、日本等發達國家。目前,我國汽車保有量超過 1.5 億輛,未來 5 年將會達到 4億輛。而汽車保險是國家法定強制必須購買的保險,沒有購買車險的汽車上路屬于違法行為,因此,我國汽車保險行業伴隨汽車工業發展快速崛起,2012 年我國汽車保險收入4005億元,2013年突破4700億元,預計2015年將突破 6000億元規模。
中國汽車保險市場即將達到萬億級的規模,但被移動互聯網改變的并不多。與早已發生改變的機票、酒店預訂服務不同,汽車保險還在沿用20年前的方式售賣。
線上車險:改變業態,價格透明化
目前國內車險公司的營銷策略,大多是為全面擴充業務規模和應對業內競爭的需要而進行的,主要依靠營銷員實行人海戰術進行直銷,六成以上的車主通過代理人、4S店購買車險,車險代理機構一般會從中賺取10-20%的傭金,也就意味著每年6000億的車險市場,支付給代理機構的傭金高達1000億。羊毛出在羊身上,交易成本過高,必然會直接損害車主的利益,而汽車保險公司如果能夠通過移動互聯網直接面對終端客戶,最大程度降低交易成本,使交易環節透明化,這就能從根本上使車主利益最大化。
車車科技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下誕生的,這是一家為車主提供車險智能搜索引擎的互聯網公司,幫助車主簡潔明了的地選擇最合適的險種組合,即時提供保險公司官方報價,支持在線支付生成保單。
車車希望能以車主切身利益角度出發,為1.5億私家車主帶來透明的價格及一站式理賠的全面服務。用戶可以通過車車網站,微信公眾賬號,手機APP享受一站式車險服務。傳統車險公司的高傭金制度和對銷售渠道的依賴,直接造成車險價格高居不下,而車車采取B2C的銷售模式,將渠道商和代理機構的傭金以折扣的形式全部返還給車主,透明化的價格有助于規范車險市場,打破目前灰色利益鏈叢生的現狀。
車主痛點:理賠難
保監會主席項俊波表示:“車險理賠難問題嚴重損害了被保險人的合法利益,破壞了行業的信譽和形象,已經到了非解決不可的地步。”
大多數車主并不熟悉交通法規,出現交通事故時往往存在定責不清晰的問題,加上一些汽車維修商家刻意夸大車輛損失,來達到提高利潤的目的,而維修費用過高會直接影響第二年的車險費用,所以最終損害的是車主的自身利益。
車車針對車險理賠存在的痛點,結合移動互聯網的創新思維,從點到面的為車險理賠服務提出了全面的解決方案。車車后端服務非常全面,不僅有400客服在線全程指導,出險后車主只需要通過車車預定任何一家4S店,到店后有專人協助車主完成現場勘查、定損、理賠等全流程。目前北京地區已經有200家4S店為車車用戶提供一站式VIP理賠服務。
移動互聯網車險:順勢而為
近兩年移動互聯網已經深刻改變了人們的生活和溝通方式,傳統行業被迫自我革新,“移動互聯網+”的模式遍地開花。傳統車險營銷渠道也將在移動互聯網技術沖擊下,經歷一次全新的洗禮-轉型,新興的渠道必定預示著對傳統渠道的強烈沖擊甚至是顛覆。
車車將車險投保、理賠的傳統模式搬到移動終端,讓車主可以隨時隨地通過手機進行線上操作,搞定一切復雜流程,一改傳統渠道糟糕的用戶體驗——銷售人員不斷的騷擾電話、N家車險公司比價、繁雜的線下辦理流程,帶給用戶真正的移動互聯網購物體驗。
在談到消費者為什么選擇車車作為車險投保的第一選擇時,車車負責人表示:“車車作為一家移動互聯網公司,區別于傳統車險企業,從一開始就以不賺取保費提成為出發點,真正做到“無欲則剛”,完全以車主利益為重。車主獲得低價車險的同時,服務反而提升了,未來覆蓋全國十幾個大城市5000家4S店一站式直賠,真正做到“保費降低、服務升級”的目的。”
據悉,公司微信服務號“車車”已經上線,APP等產品也在緊張的開發和籌備中。對于車車的未來,甚至整個車險行業的未來而言,移動互聯網既是機遇又是挑戰,廣闊的市場空間和用戶存量是行業發展的良性保證。而切身實地的為用戶著想,從用戶的角度出發,創造出使用戶真正受益的產品,才是車險企業蓬勃發展的基石。
責任編輯:wq
(原標題:人民網)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