廠商造勢無邊框手機 是鼓吹概念還是營銷噱頭?
摘要:原標題:廠商造勢無邊框手機 是鼓吹概念還是營銷噱頭? 自從去年夏普發布了一款無邊框手機,無邊框的概念便開始流傳開來。而今樂視三款新機的發布,再加上OPPO、努比亞等
自從去年夏普發布了一款無邊框手機,無邊框的概念便開始流傳開來。而今樂視三款新機的發布,再加上OPPO、努比亞等廠商紛紛為無邊框新機造勢,無邊框的概念被炒上了高潮。
的確,從一些無邊框手機的宣傳片來看,用炫酷一詞形容不足為過。然而,目前所謂的無邊框準確的說是窄邊框,進而通過折射原理模擬出無邊框的視覺效果。當無邊框手機的風潮即將吹起的時候,營銷需要比技術本身似乎更有價值。
技術難實現,無邊框還很遠
無邊框的出現從一定程度上代表了手機產品在工藝設計上的進步,而真正的實現無邊框卻存在很大的技術難度。國內廠商所謂的無邊框機型,不過是得益于夏普等屏幕生產商的技術改良,無邊框的最大難題還在于屏幕本身。
目前來看,無論是PC、平板還是手機,依然離不開液晶屏幕的限制。無邊框手機難以煉成的原因在于“液晶”的流動性,必須要用一定界限空間來限制液晶的流動。只要是液晶屏幕,那么邊緣必定不能少,哪怕是把邊框收窄到近乎無邊框的效果,邊框依然存在,縱使是零點幾毫米。
此外,雖然不同品牌的智能手機采用了一系列的觸摸屏技術,但是從本質上來說都是通過內置電容器,通過電荷改變來實現觸摸操作。目前的觸摸屏技術采用的是多層設計,在兩個電容層中間需要放置一層絕緣材料,一旦手機做成了無邊框便會造成很多問題。
當然對于手機廠商來講,成本問題也不容小覷,如何防止屏幕漏光,如何解決易碎問題,如何從軟件設計上解決用戶的誤觸問題。可以肯定的說,只要手機屏幕仍然是液晶材質,真正的無邊框幾乎不可能實現。
模擬無邊框,抹不去的缺點
從審美上來說,窄邊框的視覺效果更加驚艷,從實用角度來講,窄邊框意味著更好的單手操作體驗。當手機邊框越來越窄的時候,無邊框便成了必然趨勢,雖然在技術上難以實現,通過屏幕電路改造或者光的折射原理來模擬出無邊框的效果。
雖然手機邊框被做到了1mm以下,屏幕黑邊問題也得到了有效的改善,而無邊框的缺點卻依然亟待解決。首先是漏光問題,由于手機的邊框寬度變窄,這就對光源和屏幕之間的密封性有著更大的要求。就目前的工藝水準以及品控,要實現對光源的完全密封是不可能的,漏光問題也就難以避免。其次就是屏幕易碎,失去邊框保護的屏幕玻璃極易在磕碰中碎裂,不少采用2.5D突起設計的手機已經驗證了這個問題。最應該解決的的還是誤觸問題,由于屏幕邊緣過窄,手指在操作過程中,手掌部分可能會接觸到屏幕邊緣。目前安卓廠商對邊緣防誤觸的機制還不是很完善。
如果曲面屏幕能夠大規模應用,邊框的有和無便不再那么重要,因為在視覺效果上弧面完全可以模擬無邊框的效果。不過基于成本控制和營銷效果,手機廠商們更樂意去宣傳無邊框的概念。
鼓吹概念,不過是營銷需要
由于手機屏幕尺寸的不斷加大,單手握持手機已經變得非常不易。而窄邊框技術恰好可以解決單手可操作性的問題,因此被廣大廠商應用或作為宣傳噱頭,鼓吹無邊框概念更多的在于營銷需要。
在這個手機廠商之間的競爭早已白熱化的時代,各家在營銷上的投入似乎毫不吝嗇,大型發布會比比皆是,各種電視、互聯網廣告屢見不鮮,能夠深入人心的產品營銷更是不可或缺,無邊框便是一個契機。第一,如果價格合適,幾乎沒有人能夠阻擋無邊框的視覺誘惑,日本民眾對于無邊框手機AQUOS Crystal的瘋搶已是事實。第二,走過了那個死拼性價比的時代,工業設計和情懷成了國產手機發布會的常見說辭,無邊框無疑占領了工業設計的制高點。第三,當手機硬件同質化嚴重、手機硬件參數早已開誠布公的大環境下,誰最先拿出無邊框的牌,無疑在差異化的道路上先行了一步。
如果哪家的無邊框手機率先實現量產,在價格定位上面向大眾消費群體,其影響力恐不輸于早先主打性價比的小米手機。國產手機的水早已被一批批黑馬攪渾,抓住無邊框機遇,哪怕只是在營銷上的優勢,都將在新一輪智能手機洗牌中贏得更多的機會。
雖然帶了幾分營銷的意味,無邊框手機離市場卻越來越近,但愿在這場營銷大戲過后,無邊框會從概念成真。
責任編輯:fl
(原標題:通信信息報 )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