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友圈]傳下來的“寶貝”
摘要:□班永威 文/圖 持寶人:寇先生收藏經歷:寇先生是上蔡人。近日,他通過朋友打電話給筆者,要求鑒寶。與記者約好后的第二天,寇先生拿著他的“寶貝”從上蔡趕來
□班永威 文/圖
持寶人:寇先生
收藏經歷:
寇先生是上蔡人。近日,他通過朋友打電話給筆者,要求鑒寶。與記者約好后的第二天,寇先生拿著他的“寶貝”從上蔡趕來。
在鑒寶現場,寇先生小心翼翼地從包中拿出“寶貝”。“這個東西是家里傳下來的,我也不知道有多長時間了,聽說是個寶貝,想請專家鑒定一下。”寇先生說。
鑒定人:駐馬店市收藏家協會古玩藝術品鑒定委員會主任常見
鑒定評語:鑒定物品為翡翠擺件。此擺件為純手工雕刻,背面帶翡,整體雕刻工藝一般,底子不通透,與玻璃冰底相去甚遠,乃典型豆底翡翠。但好在該擺件為老坑翡翠A貨,雖工藝一般但可斷定為上個世紀八九十年代的作品。
鑒定年代:當代工藝作品
鑒定價格:3萬元
(本欄目僅代表個人觀點,不代表本報。)
相關知識
翡翠, 也稱翡翠玉、翠玉、硬玉、緬甸玉,是玉的一種。翡翠是在地質作用下形成的達到玉級的石質多晶集合體,主要由硬玉或硬玉及鈉質(鈉鉻輝石)、鈉鈣質輝石(綠輝石)組成,可含有角閃石、長石、鉻鐵礦、褐鐵礦等。
翡翠名稱來源有幾種說法,一說來自鳥名,這種鳥羽毛非常鮮艷,雄性的羽毛呈紅色,名翡鳥(又名赤羽鳥),雌性羽毛呈綠色,名翠鳥(又名綠羽鳥),合稱翡翠,所以,行業內有翡為公、翠為母的說法。明朝時,緬甸玉傳入中國后,就冠以“翡翠”之名。另一說古代“翠”專指新疆和田出產的綠玉。翡翠傳入中國后,為了與和田綠玉區分,稱為“非翠”,后演變為“翡翠”。
翡翠的原產地很少,只有美國、日本、俄羅斯、危地馬拉、緬甸等幾個國家,而緬甸的翡翠產量最高、品質最好,所以翡翠也被稱為“緬甸玉”。
清代以后,大量從緬甸進貢來的緬甸玉開始風靡皇宮。皇帝、皇后以及后宮妃子用的碗筷、盆盂、盒子等日用品大多是翡翠制品。而最著名的熱愛翡翠的人當屬慈禧,她對翡翠的癡迷可謂已近瘋狂。
責任編輯:fl
(原標題:駐馬店網)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