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樂府“野心”初現 首場演出圓滿落幕
摘要:人民網北京5月3日電 (賈卉一)燈暗,箏起。一位身著傳統昆劇戲服的演員立于舞臺中間,輕舞水袖,慢吐唱詞,“偶然間,”一句甫落,霎時貝斯、軍鼓、打擊樂起,
人民網北京5月3日電 (賈卉一)燈暗,箏起。一位身著傳統昆劇戲服的演員立于舞臺中間,輕舞水袖,慢吐唱詞,“偶然間,”一句甫落,霎時貝斯、軍鼓、打擊樂起,節奏轟鳴,和著這婉轉唱詞“心似繾,在梅樹邊,似這等花花草草由人戀,生生死死隨人愿”,讓人聽得一激靈,渾身汗毛直立,引起觀眾一陣鼓掌驚嘆。
這是十三月文化旗下全新品牌“新樂府”的首發節目“亂彈昆曲”。
5月2日晚,“新樂府”首次公演在北京糖果三層落下帷幕,作為中國傳統文化藝術珍品的昆曲、評彈被賦予了新的演出形式,和民族原生態音樂一起,完成了一場世界音樂的跨界。
傳統戲曲跨界流行音樂
“亂談昆曲”由陳偉倫領銜,將經典昆曲唱段《江兒水》《好姐姐》《懶畫眉》《山桃紅》四首作品,以世界音樂的理念重新配樂、配器進行演繹。90后昆曲演員與古箏大師常靜、知名DJ王璐、打擊樂手小黑等深具創造力的音樂家合作,唱腔依舊是昆曲唱腔,而節奏和律動在變化之后給整個作品在婉轉纏綿的底子上帶來了震撼人心的力量。
“吳聊評彈”,則以現代流行音樂的手法另類呈現江南評彈,曲目包括《情探》《鶯鶯操琴》《四季歌》三首作品。上海評彈團副團長、評彈大師高博文、“麗調”傳承人陸錦花傾力加盟,與吳夢奇一起,將傳統評彈表演進行了音樂上的革新,讓評彈表演融合到音樂中去。電子音效與打擊樂器的加入,使作品在敘事細節上更加豐滿和細膩。
“山人”部分集中展現山人樂隊以云貴少數民族原生態音樂遺產為根基的多彩演出。《左腳調》《酒歌》《三十年》等拉開現場歡樂熱鬧的氣氛,他們手持奇特而美妙的樂器,邀請觀眾手拉手在人群中一起跳舞。現場在掌聲不斷的昆曲與評彈之后達到情緒高點,幾百人一起踩著山人樂隊的鼓點在現場跳起舞來。
新樂府的“野心” 成為一個平臺
“新樂府”的發起人、十三月文化CEO盧中強表示,昆曲和評彈只是“新樂府”的第一個系列,他認為中國戲曲里面有著在全世界都可以廣泛傳播的通用語言。中國的戲曲劇種約有360多種,傳統劇目數以萬計,以昆曲、評彈為開端,今后“新樂府”還將推出更多劇種,比如黃梅戲、川劇等。
另一方面,“新樂府”項目啟動之后,也吸引了一批有想法的年輕音樂人主動找上門來,其中不乏很多90后,來到新樂府現場的皮影戲配樂人“丹鶴子”就是其中之一。“包括90后在內的新生代對傳統的戲曲藝術并不抵觸,反而興趣濃厚,并且越來越多的年輕人開始意識到從中國傳統文化中尋找創意的靈感和生活的樂趣”,盧中強說,這和他最初的設想相符合,“新樂府”將成為一個平臺和孵化器。
這場演出之后,“新樂府”將攜制作團隊展開巡演,國外的一些音樂節也拋來了橄欖枝。盧中強對“新樂府”的商業推廣前景很樂觀:“僅僅是5月2日這一場演出,已經有5家贊助機構同我們合作,這說明大家對這個計劃還是看好的。我們不能把它做成一個燒錢的游戲,或是另一種形式的博物館藝術,而是要市場價值與傳承價值兼具。”
十三月戰略合作伙伴,荔枝FM聯合創始人魏雷說:“ ‘新樂府’必將是一個現象級的內容體系。它的基因中有很強的兼容性,從音樂、美學、想象力等等方面來看,都將是承前啟后的。荔枝FM和十三月的音樂態度惺惺相惜。尊重音樂,尊重原創,尊重有感動和溫度的獨立思考。”
責任編輯:lyp
(原標題:人民網)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