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科學家發現長\"蝙蝠翅膀\"奇翼龍 距今1.6億年
摘要:原標題:中國科學家發現長"蝙蝠翅膀"奇翼龍 距今1.6億年 奇翼龍的藝術復原圖(恐龍星際供圖) 奇翼龍頭骨化石近照(鄭曉廷供圖) 由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
奇翼龍的藝術復原圖(恐龍星際供圖)
奇翼龍頭骨化石近照(鄭曉廷供圖)
由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徐星研究員和臨沂大學鄭曉廷教授帶領的科研團隊,在對一件珍藏于山東天宇自然博物館的恐龍化石進行了研究后發現,這種生活于1.6億年前的小型恐龍具有像蝙蝠一樣的膜翼翅膀。科學家們將其命名為“奇翼龍”,成果發表于4月30日在線出版的《自然》雜志上。
徐星介紹,奇翼龍生活在侏羅紀中期,屬于一種名為擅攀鳥龍類的恐龍類群。這一類群與鳥類親緣關系非常近,它們長相奇特,有著短粗的頭,手部外側手指極長,尤其是長有呈絲狀的僵硬羽毛,更接近原始羽毛,而不像其他似鳥恐龍和鳥類擁有的片狀羽毛。
奇翼龍最奇特的結構,是其腕部的一個棒狀長骨。類似的結構從來沒有在其他恐龍中發現過,但在一些會飛的四足動物比如蝙蝠、翼龍和鼯鼠的腕部,或肘部、踝部附近發現過。經過比對,科學家們發現奇翼龍腕部的棒狀結構和日本鼯鼠腕部的棒狀結構尤其相像。而在所有這些動物中,這種棒狀結構都支撐著翼膜,用于飛行或者滑翔。同時,科學家們還在奇翼龍標本上的棒狀結構和手指附近發現了殘缺翼膜。這意味著奇翼龍有著和鳥類及其恐龍近親完全不同的翅膀——主要由翼膜構成,而不是像鳥類及其恐龍近親那樣主要由羽毛構成。
不過,在奇翼龍生存的年代,它并不是一個具有競爭力的飛翔者——它的空中生活似乎只限于在樹木之間做短距離的飛翔,或者從高處飛翔到地面。盡管通過形態特征的分析和飛行能力的計算,科學家們相信奇翼龍的翅膀具有空氣動力學功能,但還無法確定它是采用撲翼飛行,還是用來滑翔,或者二者兼具??茖W家們猜測,奇翼龍可能以滑翔為主,輔助以撲翼飛行,徐星說:“這種可能性一直被忽略了,將是未來探索的一個重要方向。”
奇翼龍的發現,為翼膜狀飛行器官的趨同演化提供了一個絕佳實證,也對了解恐龍形態差異性和鳥類飛行起源研究具有重要意義。鄭曉廷說:“奇翼龍算是鳥類支系飛翔演化過程中的一個先鋒。它提醒我們,在飛翔演化的早期歷史中,充滿了創新嘗試,只不過許多支系成為演化的死胡同,只有現生鳥類的飛行模式延續至今。”(齊芳)
責任編輯:fl
(原標題:光明日報 )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