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麥揚花灌漿期的田間管理技術意見
摘要:□ 朱統泉 目前,我市小麥已全部進入揚花灌漿期,是小麥最終產量的形成期,也是爭取粒重的關鍵時期,同時也是預防旱、澇、風、病蟲、倒伏等自然災害的關鍵時期。現提出如下
□ 朱統泉
目前,我市小麥已全部進入揚花灌漿期,是小麥最終產量的形成期,也是爭取粒重的關鍵時期,同時也是預防旱、澇、風、病蟲、倒伏等自然災害的關鍵時期。現提出如下管理措施:
1.適時澆好灌漿水。灌漿期是小麥籽粒產量的最終形成期,對小麥豐產有著重要的影響。此期對水分需求較多,灌漿期是否灌水應根據多種因素綜合確定。灌漿水灌得好,不僅滿足小麥灌漿對水分的需要,而且還可降低地溫、穩定地溫,可防根系早衰,有以水養根、以根保葉、以葉保粒的作用。此期澆水不能大水漫灌,因小麥灌漿期根系活力已減弱,若水量過大,氧氣不足,會使根系窒息腐爛,植株很快死亡,千粒重顯著下降,不僅不會增產,反而會貪青晚熟或倒伏。
(1)看天。若小麥灌漿期出現一次降水量
(2)看地。土壤肥力高、墑情好的地塊可不澆灌漿水,而土壤墑情不足的麥田則應澆灌漿水。
(3)看群體澆水。群體偏大、生長過旺、具有倒伏風險的地塊盡量不澆灌漿水,否則一旦出現倒伏,產量降低更多、風險更大。注意:灌漿期澆水時要做到小水輕澆,并注意收聽天氣預報,大風雨來臨前嚴禁澆水,以免引起倒伏。
2.防病治蟲,“一噴綜防”。小麥灌漿期是多種病蟲發生危害高峰期,也是提高小麥千粒重的關鍵時期。主要防治蟲害對象有麥蚜和吸漿蟲,防治病害有小麥赤霉病、白粉病、銹病及葉枯病等。防治蚜蟲畝用24%吡蟲啉可濕性粉劑
3.葉面噴肥增粒重。在小麥揚花后、灌漿初期,葉面噴施1%尿素加0.2%磷酸二氫鉀溶液1次~2次,千粒重可增加
4.預防早衰。開花后若麥葉黃綠,有早衰征兆,則可以結合噴磷酸二氫鉀加噴尿素,尿素濃度為1.5%~2%(切忌過濃),磷酸二氫鉀濃度為0.2%。因為尿素最容易被葉子吸收,并有刺激生長的作用,對防早衰、增粒重有較好的效果。
5.防止小麥倒伏。“麥倒一把草。”小麥倒伏后,葉片重疊,光合作用受到嚴重影響,養分運輸也受阻,成熟延遲,對產量影響很大,一般倒伏減產20%左右,嚴重者可達40%~50%。倒伏一般發生在抽穗以后,倒伏愈早,減產愈重。嚴防大水漫灌,特別是大風來臨前嚴禁澆灌,確保小麥不倒或少倒。
6.預防干熱風。當預報有干熱風或遇到氣溫
7.及時拔除禾本科雜草。由于節節麥、野燕麥、雀麥等惡性雜草繁殖快、危害重,又比小麥成熟早,其種子隨著不斷成熟而脫落于地表,到小麥成熟時大部分種子已基本落地,給明年留下隱患。因此,有節節麥、野燕麥、雀麥等禾本科惡性雜草發生的麥田,要結合其他農事活動及時拔除干凈,并帶出田外,將其消滅在結籽之前。
8.適時收獲,安全貯藏。適時收獲是豐產豐收的重要保證。據試驗證明,小麥千粒重在蠟熟末期為最高,所以此期收獲不僅產量高,而且品質好。收獲越晚千粒重越低。收獲后,有條件的地方應晾曬l天~2天后再脫粒,這樣一般可以提高千粒重
(作者系國家小麥產業技術體系駐馬店綜合試驗站長、駐馬店市農業科學院副研究員)
責任編輯:xmx
(原標題:駐馬店網)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