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子點敏化太陽電池轉換效率首超8%
摘要:原標題:量子點敏化太陽電池轉換效率首超8%4月20日,記者從華東理工大學獲悉,該校化學學院鐘新華課題組在量子點敏化太陽電池(QDSC)的研究中再次取得重大突破,將該類電池
4月20日,記者從華東理工大學獲悉,該校化學學院鐘新華課題組在量子點敏化太陽電池(QDSC)的研究中再次取得重大突破,將該類電池光電轉換效率紀錄提升到經第三方認證的8.21%,較先前由該課題組創造的6.82%的紀錄提高了20%。相關成果發表于《美國化學會志》。
高效率、低成本太陽電池是解決化石能源枯竭、氣候變暖等問題的有效途徑。QDSC采用具有獨特優異光電性能的半導體納米晶(又稱量子點,QD)作為敏化吸光材料,被認為是最有潛力的低成本第三代太陽電池,具有重要的商業開發潛力和理論研究價值。
然而,受制于嚴重的電荷復合,先前的QDSC轉換效率紀錄一直處于6%~7%。因此,抑制電荷復合成為提高電池效率的必由之路。通過密度泛函理論計算,研究人員發現,隨著分別沉積硫化鋅及硫化鋅/二氧化硅后,電子態密度在二氧化鈦板層結構的最外原子層占比分別降低1~2個數量級。電子態密度的降低對應著光陽極二氧化鈦界面電荷復合的抑制。
亞皮秒分辨太赫茲譜證實了上述理論計算預測的結果。阻抗譜測試也清楚地表明,硫化鋅、二氧化硅寬能帶材料的包覆可大幅提高復合阻抗值及電子擴散距離,從而有效抑制復合。光電測試結果表明,在量子點敏化的二氧化鈦光陽極膜上順序沉積硫化鋅、二氧化硅可將鎘硒碲QDSC的開路電壓顯著提高,相應的電池平均效率從2.53%提高到8.37%,而現在的官方認證效率為8.21%。
據介紹,鐘新華課題組近年來致力于QDSC的研究,將模擬太陽光下QDSC光電轉換效率從徘徊多年的4%~5%逐步提高到經認證的8.2%的新紀錄,使預期的“高效率、低成本”優勢逐步得以展現。(黃辛 房樹芬)
責任編輯:fl
(原標題:中國科學報 )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