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感恩教育閃亮課堂
摘要:——校本課程與思想品德教學的結合目前的初中生大多是獨生子女,他們往往從自我的角度來選擇行為方式而不考慮他人,只知受惠,不知感恩;只知攀比,不知回報;只
——校本課程與思想品德教學的結合
目前的初中生大多是獨生子女,他們往往從自我的角度來選擇行為方式而不考慮他人,只知受惠,不知感恩;只知攀比,不知回報;只知被愛,不知責任,在一定程度上養成了以自我為中心、自私、貪婪等性格。而初中階段是一個人成長中最重要的一個環節,在這個階段,人的可塑性最強,讓學生學會感恩,他們才能更好地與周圍的人相處和合作,才能讓自己成長為社會所需要的人才,才能讓自己生活地更幸福、快樂!那么我們該如何培養學生的感恩之心呢?
一、感恩教育與思想品德教學的結合:
感恩教育要求我們思品教師運用一定的教育方法與手段,挖掘、利用、拓展教材中的感恩教育內容,將對學生知恩、感恩、報恩的人文教育融入到日常教學中。我們要讓感恩教育深入思品課堂,在課堂教學中滲透,讓感恩教育有依托的載體,為學生營造一種感恩教育的氛圍。初中思想品德教材中所表現的“恩”是豐富多彩的,可以分為八大部分:感恩生命、感恩父母、感恩老師 、感恩他人、感恩挫折、感恩社會、感恩自然、感恩祖國。抽取其中幾部分闡述一下我對“感恩教育閃亮思品課堂”的嘗試與探索。
第一,感恩父母,回報父母養育之恩。
如《相親相愛一家人》一課,教材通過“不忘父母養育恩”,教育學生知恩、感恩!父母給了我們生命、給了我們無微不至的愛,父母對我們的愛是無私而偉大的!反思自己:作為子女我們在享受這份濃濃的愛時,為什么就體會不到父母的艱辛呢?為什么就感知不到父母的喜好呢?為什么就不能關心、體貼一下自己的父母?為什么就不能幫父母做點微不足道而自己又力所能及的事呢?我們現在的孩子為什么就不能多點感恩之心呢?進而教材又通過《學會與父母溝通》說明孩子與父母之間的關系很重要,學生每天都要和家長打交道,處于青春期的初中生,既受到家長的呵護、享受家庭的親情,又容易與家長產生矛盾,甚至產生逆反心理。解決學生與家長的矛盾,幫助學生感受父母之愛、營造和諧的家庭環境、是健康成長所必需的。我們的教育目的是讓學生學會與父母多溝通,對父母要多體諒他們的用心,多看他們的長處,體會他們的苦衷;對自己,要從親情、道德、責任等多角度嚴格要求自己,學會對父母感恩。知恩于心,報恩于行!課外布置學生完成這樣的作業:今天我為父母做了什么?要求:每天為父母做點小事,(例如:幫父母盛飯、倒開水、倒洗腳水、捶背等)記在自己的日記本上。寫三句就行:第一句:今天我為父母做了什么?第二句:父母的心情怎樣?第三句:我的心情怎樣?監督學生堅持下來,讓他們學會用一顆感恩的心去對待父母,用一顆真誠的心去與父母交流,用實際行動去回報父母的養育之恩。
第二,感恩老師,感激老師的教育之恩。
例如在講授《我愛我師》時,我先讓學生說一說古今中外贊美老師的名言名句以及事跡,“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人類靈魂的工程師”,“陽光底下最光輝的職業”等等,很多贊美教師的句子從學生口中說出。接著,我借題發揮對學生說,教師常常被人們稱為“春蠶”“紅燭”,
總之,充分利用教科書中豐富的感恩教育的教學資源,引導學生感恩、知恩、報恩,將感恩教育層層深入,不斷擴大其外延和內涵,學生良好的道德品質就會在潛移默化中形成。
責任編輯:df
(原標題:駐馬店網)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