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細節描寫”在學生作文中“動”起來
摘要:由于近年來話題作文基本上已經退出市場,而材料作文的主旨對于一個初中生來說,主題又難以把握,所以我們學校語文組采取的措施是,讓學生在命題作文與半命題作文上做文章。
由于近年來話題作文基本上已經退出市場,而材料作文的主旨對于一個初中生來說,主題又難以把握,所以我們學校語文組采取的措施是,讓學生在命題作文與半命題作文上做文章。文體要求方面主要以寫記敘文為主,在學生作文的時候,我告訴學生盡量寫記敘文,另外在敘事時,能寫一件事不寫兩件事,能寫小事不寫大事,能寫日常生活中的平凡小事不寫轟動國內外的大事。試想,一篇600字左右的作文,如果寫兩件事或兩件事以上的話,內容怎么能敘寫清楚,能夠表現文章主旨的環境描寫,語言動作描寫,細節描寫怎么能突出出來。所以我一直這樣要求學生們。要寫一件發生在你身邊的日常生活中的小事。例如,現代著名散文家朱自清先生的《背影》不就是通過一件極為平常的小事“車站送別”,來展示偉大父愛的嗎?為什么朱自清先生的《背影》中的父愛,能如此打動人心?為什么《背影》能夠成為描寫父愛的經典之作?我想,原因應該有以下幾點:
1、父親的爬月臺買橘子時蹣跚的動作與其肥胖臃腫的外形形成強烈的對照,父親身體的不方便,還要堅持爬月臺給兒子買橘子,在偉大的親情面前,父親的行為顯得既真實又令人動容。
2、作者善于捕捉生活中最平凡的小事,運用生活中的日常小事來刻畫父親這一典型形象。我們知道發生在朱家周圍的父子之間的大事肯定是很多的,然而作者卻只寫了一件極易平凡的“車站送別”這一小事來表現父愛,因為這樣的小事最能打動讀者,也最能在作者與讀者之間產生共鳴。
3、作品的成功還來自于文中成功的細節描寫。“我看見他戴著黑布小帽,穿著黑布大馬褂,深青布棉袍,蹣跚地走到鐵道邊,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難。可是他穿過鐵道,要爬上那邊月臺,就不容易了。他用兩手攀著上面,兩腳再向上縮;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傾,顯出努力的樣子,這時我看見他的背影,我的淚很快地流下來了。我趕緊拭干了淚。怕他看見,也怕別人看見。我再向外看時,他已抱了朱紅的桔子往回走了。過鐵道時,他先將桔子散放在地上,自己慢慢爬下,再抱起桔子走。”一系列的行為動詞的使用,生生地將父親為兒子買橘子的整個過程,用了將近200字給展現了出來。因此也就毫無疑問地敲開了千千萬萬個讀者的心門,從而使讀者的內心得以融化而落淚。
今天在這里,我就從這兩個方面來談一談我在學生寫作方面的看法,在我的身邊發生過這樣的幾件事,其中兩件至今我仍記憶猶新,讓我難以忘懷。
其中一件就是,在一個寒冷的冬天,教室外面已是大雪紛飛,當時我正在上課,突然聽到有人敲門,我打開門,看見一位中年女人懷里緊緊抱著一個包裹,潔白的雪花晶瑩地鋪在這位中年女人的身上,我知道她是來找自己的孩子,給孩子送東西來了,此時的我一種難以名狀的感情涌上心頭。我問:你找誰?她沒有回答。而是出人意料的很快地跑到教室中的兒子身旁,將自己懷里的包裹鄭重地放在兒子的懷中,此時,這對母子儼然已成為了全班的焦點,整個教室鴉雀無聲,那是相當的安靜。在眾人灼灼的目光中,這位貿然“闖宮”的母親,居然是那樣的凜然。母親抽出一支手極其愛憐的放在兒子的肩頭,并且對兒子說:“包里是棉衣,棉衣最里層有兩個剛煮好的雞蛋,想必還是熱的,記住下課后吃下,補一下身體。”說完這句話,這位母親依然如當初一般,飛出教室。只是當她快步走到教室門口時,卻沒忘記對著她的兒子做最后的告別,她一臉的粲然,就在那告別的一瞬間,她驀然回首,對著教室內還在發愣的兒子,做最后的嫣然離別。看到這情景,作為老師的,一向自認極其堅強的我,卻早已淚流滿面了。而講桌下我的許多孩子們,也早已是“梨花帶雨”了。這位母親雖已離開多時,而教室里氣氛依然是如此的靜寂。在孩子們晶瑩的淚光中,從我的朦朧的眼睛里,我分明地看到那位母親在詮釋母愛后的粲然的微笑,以及令人傾情的母性光輝的偉大。當時的我卻再也無力去責備這位母親的唐突作為,相反,更多的則是從我內心深處迸發出來的對母愛的一種景仰與尊重。我于是放下原來的授課計劃,臨時上了一節關于親情的作文課。在這節課中,我著重發揮學生的潛能,用細節描寫認真刻畫母愛的偉大。毋庸質疑,這節課上的非常的成功。事后,那個孩子主動找到我,他對我說,他將永遠記住這一幕,因為他真正懂得了什么是母愛。他同時也感激我沒有去責備自己母親的唐突。而我則慰勉這個孩子怎樣用自己最好的行動去感恩自己的親人。
另一件事發生在一個美麗的春天里。上午第二節下課后,我和學生們一起站在教室外的走廊里,這時,我發現正對著我班教室的學校大門外,一個中年男子一手舉著兩根黃瓜,另外一只手緊緊地抓著學校緊閉的伸縮門。向站在教學樓上的學生喊著什么,我當時看到站在我身邊的一個學生臉上露出極不自然的表情,我知道我身邊的學生就是中年人所要找的自己的兒子。很顯然當時中年男人已經發現了自己的孩子,我也清楚的知道,孩子的父親想讓自己的兒子吃下手中的兩根新鮮黃瓜。看著身邊這個學生不自然的表情,我明白他是由于父親居然在大庭廣眾之下,在全校學生眾目睽睽的眼光中舉著黃瓜叫自己,而顯得有些難為情。看到這些,我鄭重地對他說:“去吧,你爸爸叫你呢,記住,當著你爸爸的面,吃下一根黃瓜。”這個學生終于下樓走到父親的身旁,隔著伸縮門接過來父親手中新鮮的黃瓜,并且慢慢地吃了下去,父親親眼看著兒子吃下去,這才放心的離開。當學生回到我身邊時,我看到了孩子眼中晶瑩的淚花。什么是父愛?這就是父愛的最完美的詮釋。我于是抓住這一典型的細節,給學生上了一節最生動的“愛的教育”課,并以此讓學生們抓住這自己身邊的一些細節,寫出自己對愛的理解和感悟。
所以,抓住了文章中的細節,就是抓住了文章的魂。留意身邊最平凡的小事,才能寫出最動情的文章。好文章從細節描寫開始,感動便由心底迸發。
有人這樣問我,什么樣的文章才能贏得閱卷老師的青睞。我的回答是:1、用小事寫真情,讓評委一見鐘情。2、用細節訴真情,讓評委由衷感動。
所以我認為,真正讓學生掌握了細節描寫的作用,我們的作文教學才真正能“動”起來。
責任編輯:df
(原標題:駐馬店網)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