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窗效應”
摘要:我出生于教育世家,直系親屬中有十多人在教育系統中工作,耳濡目染,執教鞭、教學生是我童年時期最愛玩的“過家家”游戲,教師職業自然成為我從小到大的唯一理想
我出生于教育世家,直系親屬中有十多人在教育系統中工作,耳濡目染,執教鞭、教學生是我童年時期最愛玩的“過家家”游戲,教師職業自然成為我從小到大的唯一理想。
我班有個孩子叫孫力強,由于家庭原因,整天臟兮兮的,身上常常發出一股難聞的味道,下課后他也經常打人,孩子們都不愛和他在一起,作為他的語
“破窗效應”的理論來源于美國心理學家詹巴斗進行的一次實驗。在這項實驗中:詹巴斗找來兩量一模一樣的汽車,分別把它們放置在中等階級社區和雜亂街區,他把停在中等階級社區的那輛車的車牌摘掉,頂棚打了個洞。結果這量車一天之內就被人偷走了。而放在雜亂街區的那輛車擺了一星期卻仍舊完好無損。而把這輛車也打一個洞,結果僅過幾小時這輛車也被偷走了。以這個實驗為基礎得出“破窗理論”:如果有人打壞一撞樓的窗玻璃,受這塊玻璃的暗示,可能就有人打爛更多的玻璃。這表明:公眾的麻木不仁,壞的行為就會滋生、繁衍。
孩子們的成長也是如此,那些經常被人指責的同學,就會如同那輛被敲了大洞的汽車,久而久之,他本人和同伴都會產生一種錯誤的心理暗示——“我(他)是不可救藥的”,這樣的暗示效應會使孫力強因此對自己采取一種“破罐破摔”的態度。而那些愛告狀的孩子,又很可能會養成只會戴著有色眼睛去審視他人的壞習慣,這兩種后果都是我們教育中的大忌。
想到這些,我就從孩子們這個年齡特點出發,用教師的信任,幫助小力強在同學中樹立威信。我處處留心觀察,努力發現他的每一個優點和每一點進步,不錯過任何一個表揚的機會,我還有意識地讓他擔任一些班里的工作。譬如:他愛回答問題,我就請他擔任學習小組長。他自覺性比較差,我就請他當值日班長,在管理別人的時候提高他的自我約束力。久而久之,同學們對他的態度也有了變化,漸漸地小力強的臉上也出現了笑容。他變得自信了、開朗了,開始積極參與班級的活動,學習的積極性也大大提高,打架次數也少了。
現在的孫力強雖然稱不上一名優秀的小學生,但是看著他一天天在進步,我還是感到很欣慰的。
責任編輯:df
(原標題:駐馬店網)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