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經濟下行壓力 如何開啟政策“工具箱”
摘要: 4月15日,國家統計局發布一季度宏觀經濟數據。經初步核算,一季度國內生產總值140667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同比增長7.0%,從環比看,一季度國內生產總值增長1.3%。GDP
4月15日,國家統計局發布一季度宏觀經濟數據。經初步核算,一季度國內生產總值140667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同比增長7.0%,從環比看,一季度國內生產總值增長1.3%。GDP增速與市場預估中值基本相符。
此前一天,李克強總理主持召開經濟座談會,表示經濟運行的下行壓力持續加大,部分產業發展遲滯,區域間也有不同,處在分化的狀況。但李克強總理也強調,要充分認識我國發展仍具有巨大潛力、韌性和回旋余地,同時指出,針對新情況新問題,用好多種政策工具,守住穩增長保就業增效益的基本盤。
下行壓力持續加大的背后,傳統增長引擎失速與新增長點青黃不接是重要原因。正如總理在座談會上對中國經濟作出的判斷:現在中國經濟正處在“銜接期”,一些傳統的支撐力量正在消退,與 此同時,一些新的力量則在成長,有的新業態、新產業呈爆發式成長,但目前新舊產業與動力轉換還沒有銜接到位。
面對挑戰,如何破題?李克強總理在十二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答記者問時曾經生動地表示:在新常態下,我們會保持中國經濟在合理區間運行。我們這幾年沒有采取短期強刺激的政策,可以說運用政策的回旋余地還比較大,我們“工具箱”里的工具還比較多。
好鋼須用在刀刃上。在當前結構調整的陣痛期,我們的“工具箱”里有哪些“工具”可以拿來保持定力、穩中求進、促進穩增長和調結構的平衡?
最大的工具就是“改革”,這是總理在經濟形勢座談會上的表態,也是把握好穩增長和調結構平衡點的關鍵。
改革是一項系統工程,守住穩增長保就業增效益的基本盤,要著眼大局。
簡政放權從而進一步激發市場活力仍是工作重心。去年,一共246項行政審批被下放取消,今年,非行政許可審批將全部取消;全國范圍內的區域通關一體化和外貿領域的跨境電子商務將全面啟動;同時,加快推進“一照一號”改革,在“三證合一”登記制度的基礎上進一步降低社會成本和行政成本。
今年以來,沉淀已久的財政存量資金開始部署盤活和統籌,將存量資金用于發展急需的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對專項用途資金實行清單制管理,并推動建立事權與支出責任相適應、與財力相匹配的財稅制度,有助于從資金使用效率層面更好支撐經濟發展。
同時,治庸治懶、治理為官不為也從組織層面為改革的全面深入推進提供了保障。拿了錢卻不辦事兒,中央撥付的資金無法真正進入實體經濟、有效惠及民生,庸政懶政亦是拖累國民經濟發展的隱患惡疾。2015年,總理已多次提出對為官不為堅決問責,對于不改革、緩改革的官員,要下大力拿掉一批。
4月14日,央行公布了2015年一季度金融統計數據,一季度人民幣貸款增加3.68萬億元。同時,受央行連續降息降準影響,企業融資成本持續回落。3月末企業融資成本為6.83%,比上年同期下降50個基點。信貸結構的調整為經濟轉型提供積極的支持,降息的效果也日益顯現。
民生證券研究院執行院長管清友在剖析下一步政策走勢時提出,貨幣政策有望進一步放松,在下調逆回購利率等“價格”型寬松的基礎上,央行可能進一步推出降準、MLF等“數量”型寬松手段,以配合公共部門需求的再擴張。
事實上,在繼續保持積極的財政政策和穩健的貨幣政策的方針指導下,財政工具和貨幣工具已經待機而動。總理在經濟形勢座談會上提到,要抓緊政策和項目落地,精準增加短板投資,完善創新創業政策組合,形成發展新動能。財稅、金融、價格、投融資等一系列改革也要同步推進,以形成疊加效應,釋放改革紅利。
一季度的數據顯示,盡管固定資產投資增速有所放緩,但仍然蘊藏著巨大的投資潛力。去年11月,國家發改委力推7個重大工程包,健康養老服務、生態環保、清潔能源、糧食水利、交通、油氣及礦產資源保障工程等重大工程將陸續上馬。
鐵路新投產里程超8000公里,在建重大水利工程投資規模超過8000億元,保障性安居工程新增740萬套……
可以預計,在進一步優化結構、淘汰落后產能的過程中,鐵路、公路、機場、地下管網建設以及其他與民生相關的基礎設施都有望挖掘出更大的投資空間,從而在調結構的同時釋放穩增長的動力。
房地產方面,前期陸續出臺的放松限購、降低房貸利率、放松公積金貸款規則、降低二套房首付、降低營業稅標準等政策已經顯現出積極信號。據統計,截至4月13日,全國監測的一二線30多個城市二手房銷售量同比增長了130%,而量增價格微漲的格局已經出現并正在向新房市場傳導。房地產市場的回暖對于產業聯動、提振經濟、對沖下滑將起到關鍵工具的作用。
“一帶一路”、京津冀、長江經濟帶等區域協同戰略更將成為靈活機動的政策工具,在充分發揮核心區域輻射作用的基礎上,有效提升以交通、環保和“互聯網+”為核心的基建投資;同時,在公共領域大力推廣特許經營、PPP等模式,吸引社會投資,著力營造釋放消費潛力的體制機制環境,也將為國民經濟的發展增加“韌性”和可持續性。
一季度已經過去,糾結速度不如深耕質量,在穩中求進總基調的指引下,不斷加強改革創新能力、加大定向調控力度,適時開啟政策工具箱,我們滿懷信心。
責任編輯:wq
(原標題:人民網)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