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上蔡縣經濟社會發展成就巡禮
摘要:用如椽之筆描繪趕超發展新畫卷2014上蔡縣經濟社會發展成就巡禮“這里有我的夢想,這里有我的家鄉;一座小城經歷了變化滄桑,這里有我的天堂,這里有我的希望…&
用如椽之筆描繪趕超發展新畫卷
2014上蔡縣經濟社會發展成就巡禮
“這里有我的夢想,這里有我的家鄉;一座小城經歷了變化滄桑,這里有我的天堂,這里有我的希望……”歲末年初,一首由上蔡在線推廣的原創歌曲《回上蔡回家鄉》,迅速在網絡上“走紅”,一時風靡上蔡,成為這座城市人人爭相傳唱的流行“金曲”。
歌曲飽含深情,由衷表達了在外游子思鄉之情和對美麗家鄉的贊美。
上蔡,一座古老的城市,一座滿懷激情與活力的現代化之城,如今,正在發生著前所未有的新變化:綜合實力躍上新臺階,項目建設取得新進步,城鄉面貌發生新變化,現代農業再創新優勢,財政金融取得新突破,社會事業再譜新篇章……
光陰荏苒,日月如梭。走近古蔡,回眸已悄然遠去的2014,這一年,上蔡再次獲得“全國糧食生產先進縣”、“全國農村五保供養工作先進縣”和“全國敬老模范縣”稱號,人口計生工作全省先進,各項主要經濟指標位居全市前列,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全市綜合評價第一,高招、中招成績位居全市第一……
回眸2014,讓我們為蓬勃發展,充滿無限生機活力的古蔡“點贊”——
市委書記余學友(左二),市委副書記、常務副市長陳星(右三)等市領導在上蔡縣委書記彭賓昌(左一),縣長胡建輝(右一)的陪同下,帶隊深入上蔡縣產業集聚區企業觀摩調研。
這一年 發展思路更加完善
思路決定出路,目標決定方向,思想水平影響發展的水平。
作為河南省第三人口大縣,國家級扶貧開發重點縣,上蔡縣面臨發展任務之巨是可想而知的。2014年,上蔡縣委、縣政府把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作為首要的政治任務,作為新時期統一思想、推進工作的科學指南,在全縣大興學習之風,用科學的理論指導實踐,增強了同以習近平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的思想自覺、政治自覺和行動自覺,增強了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端正了根本的政治立場。
面對經濟發展新常態,縣委、縣政府的決策者在堅持“四四三一四”發展思路的基礎上,把上蔡縣的發展振興與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一億河南人的中原夢、富民強市加快崛起的天中夢緊密結合起來,主動將上蔡的發展置于全省全市發展的大格局中進行審視,科學總結、準確把握發展規律、發展方向和發展路徑,在深入調研、集思廣益的基礎上,把“抓發展、推改革、搞活動、保穩定”作為全年工作的重中之重,主動作為,積極應對新常態新變化。該縣密切關注新常態下的宏觀經濟政策調整,圍繞省委提出的“堅定總坐標、堅持總思路、完善總方略”的戰略布局和市委提出的“推發展、促改革、保穩定、惠民生”四項重點工作,遵循規律,科學謀劃,集中用力,破解難題,保持了全縣經濟的持續健康發展。這些思路和舉措主要體現在:一是狠抓了招商引資工作,二是扎實推進了項目建設,三是發展壯大了載體功能,四是加快了城鎮建設步伐,五是全面發展了農村經濟。
這一年 干部作風明顯轉變
“政治路線確定之后,干部就是決定的因素。”
“要想做事、要肯做事、要能做事、要做成事、要不出事。”在上蔡縣委辦公大樓一樓大廳的玻璃櫥窗內,“轉變作風服務群眾五項二十五條提示”時時警醒著出入在這里的黨員干部。
新一屆上蔡縣委、縣政府班子高度重視干部作風建設,提出“發展高于一切,民生重于一切,穩定壓倒一切,作風推動一切”,大會講,小會提,緊抓作風建設不放松,務求作風建設新成效。
2014年,該縣以開展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為契機,切實解決“四風”突出問題??h委常委班子堅持以上率下,在開展好自身活動的同時,強化對全縣活動的組織領導、研究謀劃、督導調度,努力推動全縣上下形成作風建設的新常態。堅持以整風精神開展批評與自我批評,通過群眾提、自己找、上級點、互相幫、集體議,各級領導班子共梳理出“四風”問題1800余條,各級黨員干部共梳理出“四風”問題1.2萬條,并針對問題認真整改。該縣創新活動載體,創新活動方法,扎實推動活動開展,廣大黨員干部共走訪群眾2萬多戶,征求意見、建議5000余條,排查化解矛盾糾紛591起,為群眾辦實事3000多件,密切了黨群干群關系,真正達到了干部受教育、群眾得實惠的目的。以黨風促政風,活動開展以來,全縣“三公經費”大幅壓縮,文風會風切實轉變,為官不為、“中梗阻”、公路“三亂”問題得到有效整治,干部作風得到明顯改進。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圓滿收官,市委活動辦對各縣區開展活動情況進行綜合評價,上蔡縣位居全市第一名。為形成作風建設的長效機制,該縣還制定出臺了《關于鞏固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成果持續加強作風建設的意見》等系列文件,以更高的標準、更嚴的要求、更有力的措施持之以恒推進作風建設。
該縣全面推進黨的建設,認真落實好“抓基層、打基礎,攬全局、聚合力”的工作措施,不斷提升黨建工作水平;認真落實“兩個責任”,加強源頭預防,在全縣營造了風清氣正的局面。
這一年 經濟發展大步跨越
2014年,面對復雜多變的外部環境和艱巨繁重的改革發展穩定任務,上蔡縣委、縣政府團結帶領全縣人民,以與時俱進、奮勇爭先的發展精神,以踏石留印、抓鐵有痕的務實作風,搶抓機遇、勇迎挑戰,拼搏進取、克難攻堅,全縣經濟保持了良好發展勢頭。
從主要經濟指標看上蔡:初步核算,2014年,上蔡縣全年完成生產總值188.5億元,同比增長8.7%;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53.4億元,同比增長13%,增速居全市第2位;固定資產投資99.1億元,同比增長20%,增速居全市第1位;全社會銷售品零售總額68.3億元,同比增長13.3%,增速居全市第4位;公共財政預算收入5.03億元,同比增長21.3%;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19597元,同比增長10%;農民人均純收入7930元,同比增長11.3%。全縣金融機構各項存、貸款余額分別為231.9億元、86.9億元,比上年初增加37.9億元、17.1億元,增量均居全市第一位。上蔡縣域經濟綜合實力已從全市第三梯隊順利跨入第二梯隊。同時,在全市組織的一、二、三產業的觀摩活動中,該縣均取得較好位次,彰顯了良好的發展態勢。
2014年,上蔡縣以產業集聚區、商務中心區、特色商貿旅游區為載體,大力實施開放招商項目帶動戰略。
按照“三規合一”、“四集一轉”、“產城互動”的要求,強化產業集聚區基礎設施配套建設,培育壯大主導產業,破解要素制約難題,推進產業集聚區上規模、上水平、上層次。至2014年底,縣產業集聚區建成區面積達9.8平方公里,入住項目141個,主營業務收入、固定資產投資、工業增加值分別達到197億元、87.7億元、44.7億元,同比增長25.6%、34.3%、25.8%,實現利潤總額13.5億元,就業達到3萬人。在2014年度全省知名品牌創建示范活動中,該縣產業集聚區再獲殊榮,一舉通過專家評審,奪得“河南省知名品牌創建示范產業集聚區”稱號,成為我市唯一入選的產業集聚區。
堅持把商務中心區作為帶動服務業發展的重要引擎,加快了區內道路、供排水、供電、供氣、通信、照明、綠化、公交等基礎配套建設,總投資30億元,一期投資6.5億元的海麟·黃淮商貿中心一期工程已投入運營,二期工程已經開工建設。
特色商貿文化旅游區規劃了豫南農產品大世界、百慧園商業廣場、中國中部禮品城市場和城區S219沿線物流商貿產業帶、“三園”(重陽文化園、根親文化園、李斯文化園)旅游產品等項目,目前全部在招商建設之中。
發展壯大了載體功能,為上蔡縣招商引資項目建設留足了空間,打造了優質平臺。2014年,該縣堅持“二分之一”工作法,在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閩東南新設立了4個招商辦事處,圍繞主導產業開展大招商。全年共簽約項目47個,合同投資額252.1億元,其中,億元以上項目28個,合同投資額115.4億元;實際利用外資2300萬美元,占年度任務的105.6%。該縣認真落實領導分包、聯審聯批、“負面清單管理”、定期觀摩點評、駐地服務等工作制度,確保了項目建設的快速推進,22個省市重點建設項目全年完成投資41.1億元,占年度計劃的131.8%,居全市第一位。新開工項目25個,其中百潤環保等3個項目已經建成投產,步實鞋業等22個項目正在緊張建設。
在工業經濟凱歌高奏的同時,上蔡縣農村經濟持續發展,亮點多多。全年糧食總產達10.2億公斤,實現糧食生產“十一連增”,再次被授予“全國生產先進縣”稱號。農業產業結構進一步優化,特色高效農業種植面積達到22.3萬畝。畜牧養殖業穩步發展,規模養殖場總數達1454個。大力推進土地規模化經營,建立健全了縣、鄉、村三級土地流轉網絡,全縣土地流轉面積達38.6萬畝。各類新型農業經營主體達3770家,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達到67家。市政府在上蔡召開了全市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培育工作現場會,推廣了上蔡的經驗做法。農業基礎設施建設扎實推進,重點抓了農田水利、中低產田改造、農業綜合開發等項目建設,新建高標準糧田近19萬畝,農業抗災減災能力進一步增強,糧食綜合生產能力穩步提升。
這一年 城鄉面貌顯著改觀
“現如今,俺早晚出門鍛煉再也不用擔心腳下的路了,雨雪天也不怕了,城區內還新建了垃圾中轉站和流動公廁,新開通了城市公交,這日子讓人越過越舒心。”悄然發生在身邊的這些變化,讓家住上蔡縣市場巷的退休職工李大伯喜在心里,笑在臉上。
2014年,上蔡縣城鄉面貌的變化,讓人有目共睹。中心城區十大民生工程、城市道路建設工程、背街小巷改造工程、征地拆遷和棚戶區改造、保障房建設、道路綠化、供水管網改造等項目扎實推進??h城建成區面積達25.4平方公里,城鎮化率達到32.5%;商務中心區建設扎實推進,海麟·黃淮商貿中心一期建成開業。全年累計投入市政建設資金11.84億元,實施了總長17公里19條城區主次干道建設工程、老城區12條背街小巷改造工程、新老城區環衛配套及供水管網改造等諸多城建項目,目前中原大道西段等7條道路已建成,臥龍大道等12條道路正在緊張建設,市場巷等12條背街小巷改造工程基本結束;新建壓縮式垃圾中轉站7座,公廁3座,流動公廁15座;完成城區主次干道綠化面積22.5萬平方米,城市綠化率達到36.8%。新型農村社區建設成效明顯,部分社區已開始搬遷入住。總投資9000多萬元的農村公路暢通工程扎實推進,7個縣鄉道、44個村道項目均已全部完工。深入開展城鄉環境衛生綜合整治,農村啟動了“美麗鄉村”創建試點,城鄉面貌日新月異。
以產興城,以工促農,以城帶鄉。隨著“三化”進程的加快,農村人口迅速向城市轉移,至目前,城區面積已由“十一五”末的17.8平方公里拓展到25.4平方公里,縣城人口從“十一五”末的20.9萬人發展到近26萬人;城區先后開通6條公交線路,極大程度地方便了群眾出行。城市功能日趨完善,品位不斷提升,建成公園、廣場、街心游園等公共休閑娛樂場所16處共82萬平方米。
千年古縣,鳳舞蝶變。一幅幅城鄉繁榮發展的新畫卷,激動人心,令人鼓舞!
這一年 社會事業再譜華章
2014年金秋時節,新的學期就要開始了。在上蔡縣產業集聚區工廠里務工的董衛軍夫婦卻犯了愁:兒子董曉天已經六歲半了,就要告別爺爺奶奶,從鄉下轉到縣城讀書,由于入學招生政策的限制,老城區內的幾家重點小學都無法接收。正在此時,由鵬宇集團投資5000萬元興建的鵬宇中小學校全面竣工了,并開始招收新生入學。“我和妻子在縣城打工一個月能掙六七千元,并且在新建的鑫地美景小區買了房,兒子還能就近入學,這真是好事連連……”董衛軍眉飛色舞地說。
教育事業再奪輝煌。上蔡縣是人口大縣,也是生源大縣。多年來,為不斷滿足人民群眾對優質教育資源的需求,縣委、縣政府堅持教育優先發展戰略,多策并舉,多管齊下,保障和促進了教育事業率先發展、均衡發展、全面發展。2014年,上蔡縣完成了67所農村中小學校舍改造和城區5所中小學建設工程,其中,由香港言愛基金會投資1000萬元幫建的思源學校、由鵬宇集團投資5000萬元無償捐建的鵬宇學校,由回歸企業家陳青海投資2億元建設的上蔡中學已投入使用,上蔡二高搬遷項目正在加緊推進。教育工作再創佳績,中招高分率、優秀率和平均分均居全市第一;高招成績穩居全市第一,實現了全市“十五連冠”!
民生保障不斷加強。2014年,上蔡縣在加大招商引資力度帶動就業增加的同時,強化職業技能培訓,制定完善政策措施,降低創業就業門檻,千方百計擴大就業,形成了“能人創企業,百姓創家業、干部創事業”的大眾創業新局面。城鎮新增就業8449人,失業人員再就業3223人,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3%。不僅如此,上蔡縣還不惜財力,加強社會保障。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參保人數達70.9萬人,累計發放養老金1.4億元。新農合和城鎮居民醫保參保率分別達到98.7%和100%。困難群體生活得到改善,共發放城鄉低保金1.3億元,發放五保金及優撫金、高齡補貼等1.07億元。衛生事業三年扶貧攻堅計劃穩步實施,138個標準化村衛生室全部完工。全年新開工建設保障房2856套17.6萬平方米,完成農村危房改造1600戶。投資6748萬元的農村安全飲水項目順利完成,解決了11.8萬名農村群眾的飲水安全問題。
全縣安全生產、食品安全、社會治安形勢進一步強化,社會大局保持和諧穩定。人口和計劃生育工作成績斐然,被省委、省政府表彰為“全省計劃工作先進縣”。
尾 聲
東風吹來百花綻,洪汝河畔新畫圖!
盤點2014年,上蔡縣咬定目標、爭先創優,化解危機、攻堅克難,全面深化改革積極穩妥推進,經濟社會發展的內生動力不斷增強,全縣呈現一二三次產業協調發展、縣域經濟實力持續提升,民生社會事業全面進步、人民群眾安居樂業的喜人局面。
展望2015年,上蔡縣圍繞深入貫徹落實“四個全面”戰略布局,奮力實現新常態下新作為??h委、縣政府縣已分別明確了“把握一個目標,抓住兩大關鍵,圍繞三集要求,加快四區建設,做好五件事情,強化六項保障,積極適應新常態,努力謀求新作為,推動全縣經濟持續健康較快發展”的工作總體要求和重點抓好“以開放帶動為戰略,增強發展后勁”等六個方面的工作。目標清晰具體,措施得力可行,干群心齊勁足,上蔡正邁著堅定有力的步伐迎潮奮起!一個“繁榮、活力、文明、和諧、安康”的新上蔡正健步走來,恢弘壯麗,動人心弦!
致力打造“中原鞋都”,引進了一大批制鞋產業項目。
以葡萄、草莓、花木種植為主的特色農業發展迅速。
商務中心區建設扎實推進,大型商貿綜合體項目海麟·黃淮商貿中心一期建成投用。
新型農村社區建設成為上蔡縣特色城鎮化新亮點。
歡樂的鑼鼓敲起來,幸福的日子舞起來。
堅持產城融合,互動發展,千年古縣舊貌換新顏。
策劃:宋海潮 魏曉偉
組稿:陳 司 董愛國 張海波
攝影:宋永亮 孫小輝
責任編輯:wtt
(原標題:駐馬店網)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