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監之亂
摘要:天中歷史故事(二十九)□市博物館 董亞梅三監之亂是西周初期商王畿(jī)地區(今河南安陽市附近)的三位統治者叛亂的事件。武王滅商后,分商王畿為三部分,設三監治理。
天中歷史故事(二十九)
□市博物館 董亞梅
三監之亂是西周初期商王畿(jī)地區(今河南安陽市附近)的三位統治者叛亂的事件。武王滅商后,分商王畿為三部分,設三監治理。三監的具體人物為:周公弟管叔鮮、蔡叔度【周文王姬昌第五子,周武王姬發的同母弟弟。周文王死后,蔡叔度的次兄周武王繼任其位。周武王十一年(前1046年),滅亡商朝,建立周朝政權,史稱西周。實行分封制,把管地分封給三弟管叔鮮,建立管國居住管城;把蔡地分封給五弟蔡叔度,建立蔡國居住上蔡(今河南省上蔡縣)?!炕羰?。所謂“監”,即監督殷商遺民以防其造反。
當年武王滅商后,并沒有對商紂王的家人趕盡殺絕,還把紂王的兒子武庚封到朝歌(今河南淇縣)為國君。給他們一塊封地,保存商朝的香火。周王朝統一天下之初,商朝故土上還有大批潛在的反對勢力。但按照當時的規矩,對商朝的后裔不能殺光斬盡,同時為了防止商朝人叛亂,周武王把蔡叔度、管叔鮮、霍叔三個他最信賴、最有能力的兄弟封為“三監”,也稱“三叔”,讓他們監視紂王的兒子武庚。武王伐紂時,蔡叔度戰功顯赫因此地位很高。周武王3年后去世,他的兒子姬誦接任天子,是為周成王。當時周成王還是個孩子,管理不了國家,于是周武王的另外一個親兄弟周公旦(就是被后人奉為圣人的周公)主動站出來幫助侄兒管理國家,代替周天子發號施令。這樣一來矛盾就出來了——雖然有一部分人支持周公旦,可蔡國的蔡叔度、管國(今鄭州)的管叔鮮、霍國(山西霍州)的霍叔堅決反對周公旦。他們認為周公旦是想篡權,并向全國發布公告,號召諸侯國和朝中大臣一起討伐周公旦,武庚一聽說蔡叔度等人要討伐周公旦,馬上起兵響應。就因為周公旦攝政的事,“三叔”和武庚一起發動了叛亂,剛剛建立的周王朝又陷入了混亂,這就是所謂的“三監之亂”。
周公旦面對來自內外兩方面的敵對勢力,多方權衡,決定興師東征。周公力勸召公(周武王的弟弟)支持東征,在召公支持下,周公調動大軍,率軍東征。戰爭中,周公團結內部,采取軍事攻勢與政治爭取并舉的謀略,及先弱后強、各個破敵的作戰方略,并以重兵沿武王伐紂路線,直取朝歌,擊潰武庚所部,攻占管叔、蔡叔治地,殺武庚、誅管叔、放逐蔡叔,貶霍叔為庶人。繼之進兵東南,進攻徐、淮等九夷。經連續作戰,攻滅熊、盈族17國,遷殷民于洛邑(今河南洛陽)。最后才揮師北上攻奄,迫使奄國投降。隨之,蒲姑等國也相繼降服。周公東征持續了三年,終于平定了管叔、蔡叔、武庚聯合的武裝叛亂。蔡叔死了以后,周公聽說蔡叔的兒子胡品德高尚,為人善良,便提拔他作魯國卿士。胡把魯國治理得很好,周公又把他封到新蔡。周公討平管、蔡之后,乘勝東進,消滅了參加叛亂的五十多個小國,把周朝的統治地區延伸到東部沿海地區。
三監之亂嚴重威脅到了周朝的統治秩序,周公東征勝利以后,徹底消滅了殷商王朝的殘余勢力,擴大東方境土。周公東征在西周開國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它是繼武王伐紂之后最大的一次軍事行動,鎮壓了商朝貴族殘余勢力的反叛,鞏固了周朝的統治。
責任編輯:fl
(原標題:駐馬店網)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