攝影圈里的“守夢者”
摘要:他,是剛毅的軍人;他,是激情的攝影師;他,是軍中“長槍”;他,是宿鴨湖的“守夢者”。整整8年時間,他帶著自己的相機,踏遍了宿鴨湖的每一塊濕地,
他,是剛毅的軍人;他,是激情的攝影師;他,是軍中“長槍”;他,是宿鴨湖的“守夢者”。
整整8年時間,他帶著自己的相機,踏遍了宿鴨湖的每一塊濕地,在那些枯黃的蘆葦旁,等待著優雅的仙鶴或是日落群鳥飛起的一瞬間,捕捉著心中的宿鴨湖夢境……他是張斌,解放軍第159中心醫院副院長,駐馬店軍旅攝影家。
□蘇弼坤 文/圖
攝影圈里的“守夢者”
張斌。
張斌作品。
把鏡頭對準“最可愛的人”
“凡是和我打過交道的人,都能感覺到我和其他攝影人的不同,或許是這身軍裝的原因。”4月13日下午,剛給戰士們上完“政治課”的張斌嚴肅地說。
“和許多軍旅攝影人一樣,我的攝影之路也源于軍營。”53歲的張斌說,祖籍四川的他是在駐馬店市確山縣的“紅土”上長大的兵,20歲入伍時,他有了屬于自己的第一部鳳凰相機。為了盡快提高攝影技能,他到圖書室學習攝影技能,并自掏腰包購買攝影書籍。
“和戰士們生活在一起,除了工作外,我就擠時間學攝影。”張斌說,自己的攝影作品隔三差五出現在營地,而戰士們看到自己的身影也很高興。
“雖然他是我們的領導,但是大家都喜歡稱他‘張老師’,因為大家都想從他那兒學習攝影。張老師對攝影的熱愛和癡迷超出了我們的想象。”159中心醫院的工作人員說,雖然張斌50多歲了,但這些年仍然無數次地奔跑在高山哨所、駐訓連隊和搶險救災一線。拍攝過程中有跌下山崖的經歷,也有被汽車碰翻的心悸一幕。雖歷險無數但張斌仍癡心不改。
“我們醫院的所有攝影作品都出自張老師的鏡頭,扛槍的戰士,維和前的宣誓……”工作人員說,張老師參加過電影《目標站》、電視劇《戰狼》的拍攝,從照片中,大家總能看到作為剛毅軍人的他也有如此唯美的時刻。
“宿鴨湖是我的追夢之地”
“雖然我的照片中最常見的是軍人,但是真正能找到自我內心的地方是宿鴨湖。”張斌說,他用了8年時間、上萬張照片,記錄下了宿鴨湖的一草一木。
對常人來說,可能會利用長假或是短休外出旅游放松放松,而張斌卻背著一部相機,啃著大餅、油條去了宿鴨湖。
“宿鴨湖,水清、林密、魚跳,特別是群雁南飛時,萬畝宿鴨湖濕地禽鳥翔集,在這一‘人造氧吧,鳥兒天堂’,我能找到真正的自我。”張斌說,雖然他不是駐馬店人,但是他熱愛這里的每一寸土地,特別是宿鴨湖。在這里,他發現了最原始的美,屬于大自然的野性之美。
張斌說,很多攝影愛好者會來到宿鴨湖邊,踏上這里濕潤的土地,走進蔥綠或枯黃的蘆葦,把宿鴨湖的湖光水色、人文景觀拍攝下來,但像他這樣堅持8年,并記錄下宿鴨湖每個季節、每個地方美麗之處的就不多了。
聊天中,張斌向筆者展示了自己拍攝的近萬張宿鴨湖的照片,除了人們熟悉的水、草、魚和鳥外,很多宿鴨湖的人文場景也被生動地展現出來:湖中撒網的漁民、湖邊執手的情侶……
或許是宿鴨湖的良好生態環境,又或許是自己真的在這靜下了心,出自張斌之手的每一張照片,都能讓熟知宿鴨湖的駐馬店人驚嘆“原來我們的宿鴨湖這么美”。
“過去的8年,我用鏡頭記錄下了宿鴨湖的美,因為每次到宿鴨湖我都像做夢一樣,未來的很多個‘8年’,我還會到宿鴨湖去,因為那里是我的夢,我要追隨我的夢,守護我的夢。”張斌說。
責任編輯:lyp
(原標題:駐馬店網)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