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款保險不保理財產品 市民需警惕風險
摘要:下月起,存款保險制度將正式實施。這意味著出現問題的銀行將破產處理,儲戶的存款將由存款保險基金有上限的賠付,但很多購買銀行理財產品的投資者都和杜女士有同樣的疑問——要是銀行破產了,銀行發行的保本理財產品還保不保本?
“我手頭的余錢大部分都買了銀行的理財產品,聽說下月起有了新規,銀行也可以破產了,那我買的保本型理財產品還能保本嗎?”昨日,市民杜女士向本報金融理財新聞工作室咨詢。
下月起,存款保險制度將正式實施。這意味著出現問題的銀行將破產處理,儲戶的存款將由存款保險基金有上限的賠付,但很多購買銀行理財產品的投資者都和杜女士有同樣的疑問——要是銀行破產了,銀行發行的保本理財產品還保不保本?
興業銀行武漢分行財富管理部總經理錢凌玲表示,一直以來,銀行理財產品由于背書銀行的信譽擔保,即使是非保本的理財產品實際上也是“剛性兌付”的,被看做是安全的“高息存款”。
但《存款保險條例》中明確指出,被保險存款包括投保機構吸收的人民幣存款和外幣存款,理財產品并不在保障范圍內。“這無疑將加速促進銀行理財產品回歸代客理財本質,打破剛性兌付,風險收益都由投資者自己承擔。”
銀率網分析師殷燕敏分析,對于非保本浮動收益型理財產品而言,盈利虧損均由投資人承擔。保本型理財產品的本金及固定收益是由銀行保證的,一旦銀行破產,也意味著銀行不能履行擔保。出現虧損的話,只能作為銀行的普通債權通過司法程序處理。
據了解,《商業銀行法》中規定,商業銀行破產清算時,在支付清算費用、所欠職工工資和勞動保險費用后,應當優先支付個人儲蓄存款的本金和利息。因此,在破產清算過程中,銀行的普通債權的清償順序一定是排在銀行存款之后的。
殷燕敏表示,但如果銀行自身破產,管理的理財產品并未出現虧損,理論上理財產品可采取破產隔離,依據其自身的收益情況為投資者兌付。但由于銀行理財產品在法律上無法人主體地位,目前也沒有明確規定理財產品的破產隔離,一旦銀行出現破產,理財產品的債權清算將依靠法院判決。
“買非保本理財產品,投資者應充分了解自己需承擔的風險。購買保本類理財產品,那就等于發行銀行對該理財產品做了擔保增信,只要銀行不破產,依據產品說明書中的保本協議,本金是有保障的,投資者日后應盡量選擇大型國有銀行的理財產品更為穩健。”殷燕敏建議。
在這種情況下,中小銀行為防止資金外流,屆時很有可能提高理財產品收益率。
責任編輯:wq
(原標題:人民網)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