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江中游城市群規劃獲批 有望撬動萬億基建投資
摘要: 據中國政府網消息,經李克強總理簽批,國務院日前批復同意《長江中游城市群發展規劃》。這是貫徹落實長江經濟帶重大國家戰略的重要舉措,也是《國家新型城鎮化規劃(20
據中國政府網消息,經李克強總理簽批,國務院日前批復同意《長江中游城市群發展規劃》。這是貫徹落實長江經濟帶重大國家戰略的重要舉措,也是《國家新型城鎮化規劃(2014-2020年)》出臺后國家批復的第一個跨區域城市群規劃,對于加快中部地區全面崛起、探索新型城鎮化道路、促進區域一體化發展具有重大意義。
《規劃》立足長江中游城市群發展實際,積極融入國家重大發展戰略,緊扣協同發展主線,突出重點合作領域,注重體制機制創新,堅持開放合作發展,明確了推進長江中游城市群發展的指導思想和基本原則,提出了打造中國經濟發展新增長極、中西部新型城鎮化先行區、內陸開放合作示范區、“兩型”社會建設引領區的戰略定位,以及到2020年和2030年兩個階段的發展目標。
專家認為,《規劃》獲批,也使資本市場迎來利好,預計將撬動超過萬億元規模的基建投資。
明確六大重點任務
長江中游城市群是以武漢城市圈、環長株潭城市群、環鄱陽湖城市群為主體形成的特大型城市群,國土面積約31.7萬平方公里,承東啟西、連南接北,是長江經濟帶三大跨區域城市群支撐之一,也是實施促進中部地區崛起戰略、全方位深化改革開放和推進新型城鎮化的重點區域,在我國區域發展格局中占有重要地位。
《規劃》明確了六個方面的重點任務。一是城鄉統籌發展。堅持走新型城鎮化道路,強化武漢、長沙、南昌的中心城市地位,依托沿江、滬昆和京廣、京九、二廣等重點軸線,形成多中心、網絡化發展格局,促進省際毗鄰城市合作發展,推動城鄉發展一體化。
二是基礎設施互聯互通。圍繞提高綜合保障和支撐能力,統籌推進城市群綜合交通運輸網絡和水利、能源、信息等重大基礎設施建設,提升互聯互通和現代化水平。
三是產業協調發展。依托產業基礎和比較優勢,建立城市群產業協調發展機制,聯手打造優勢產業集群,建設現代服務業集聚區,發展壯大現代農業基地,有序推進跨區域產業轉移與承接,加快產業轉型升級,構建具有區域特色的現代產業體系。
四是共建生態文明。著眼推動生態文明建設和提升可持續發展能力,建立健全跨區域生態環境保護聯動機制,共同構筑生態屏障,促進城市群綠色發展,形成人與自然和諧發展格局。
五是公共服務共享。以推進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為重點,全面加強教育科技、醫療衛生等交流合作,共同推動文化繁榮,聯合開發人力資源,創新社會治理體制,提升公共服務共建共享水平。
六是深化對外開放。把握全球化趨勢和我國對外開放新格局,大力實施開放帶動戰略,共建開放通道和平臺,推進國內外區域合作,提高開放型經濟水平,為加快發展提供強大動力。
撬動萬億元規模基建投資
從2013年的《武漢共識》到2014年的《長沙宣言》,再到2015年簽署的《合肥綱要》,長江中游城市群建設正一步步從概念走向實踐,區域經濟一體化方向在加速推進。根據《合肥綱要》,四省會城市將在市場一體化、基礎設施互聯互通、環境保護聯防聯治、產業合作、社會公共服務共享等領域全方面深化合作,加快推動長江中游城市群挺進中國經濟增長第四極。
盤古智庫學術委員易鵬[微博]對中國證券報記者表示,《規劃》獲批能增強長江中游地區經濟增長動力,有利于中西部發展,有利于中西部城鎮化進程。
易鵬認為,長江中游城市群之間通過密集的交通網絡發揮協同效應,最終能集體發力。分析人士表示,實現長江中游城市群一體化發展,加快高速鐵路、長江及其支流航道整治和沿江港口等基礎設施互聯互通建設無疑成為重中之重。初步估算,三個省之間共同推進的交通運輸網絡體系建設有望撬動超過萬億元規模的基建投入,將帶來一場投資盛宴。
責任編輯:ldm
(原標題: 中國證券報)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