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學生申請美國私立寄宿高中 遭遇“最難申請季”
摘要: 供圖/takefoto 3月10日,美國私立寄宿高中錄取放榜,結果很多托福成績超過100分的申請人鎩羽而歸,其中尤以美國東部私立寄宿高中拒絕的最多,以至于美國私立寄宿高
供圖/takefoto
3月10日,美國私立寄宿高中錄取放榜,結果很多托福成績超過100分的申請人鎩羽而歸,其中尤以美國東部私立寄宿高中拒絕的最多,以至于美國私立寄宿高中申請也被業界稱作“最難申請季”。
前幾年,很多學生從確定出國,到準備托福、SSAT各項考試,再到開始申請,整個過程可能幾個月就搞定。但是,現在則完全行不通。近兩年,大多家長會預留一年甚至更長的準備時間給孩子,家長自己的參與度也比以往更活躍,越來越多的家長也會求助于培訓班來提高孩子的成績,求助于申請機構幫助辦理整個申請過程。可以說,家長們更理性了。但是,孩子最終的錄取結果卻是事與愿違。
自己家的孩子哪里不如人?這是許多“失意”的家長詢問最多的問題。耶魯大學碩士、美國留學專家張恒瑞認為,兩大因素導致今年美國私立寄宿高中申請難度加大。首先,“僧多粥少”。美國排名前50名的私立寄宿高中招收國際學生人數有限,出于宿舍床位及語言文化的多元化,每年只能從中國招收5至10名學生,而各校平均收到中國學生申請達到200至300份。另外,美國頂級私立寄宿高中與常春藤大學一樣,有優先錄取名單,即校友子女、在讀學生的弟妹、董事會成員或校長推薦的學生,大概又占了大約一半的名額,導致對外招生名額又被嚴重壓縮。
其次,錄取標準復雜。美國頂級私立寄宿高中所要招收的都是最優秀的學生,即學術能力強、綜合素質極高的學生。從語言要求方面,就有許多申請學生達不到錄取門檻。即使托福努力達到了所謂的“錄取分數線”,但面對眾多的申請學生,學校仍會通過面試和寫作的方式淘汰學生。另外,美國排名前30名的私立寄宿高中的錄取條件與排名并沒有關系,也就是說,不存在所謂的保底學校。例如,評估結果符合前10名私立寄宿高中學校錄取的學生,有可能將排名前20至30的學校當作保底學校,結果一旦被前10名的高中拒絕,“保底學校”也可能只能淪為“候補錄取”,甚至落得“兩頭空”的尷尬。
事實上,申請失敗,未必是孩子的問題。究其原因,還是因為家長沒有找到打開美國私立寄宿高中申請大門的“鑰匙”。張恒瑞表示,單純地讓孩子去念補習班,然后家長隨便找個機構來幫忙填填申請表格,是肯定沒有任何成功希望的。因為這與美國的教育理念有沖突。美國高中想要的,是出色的、卓越的學生,他們想看到的是一個有著自己獨特性格、具備獨立思考能力、有自己的興趣愛好和發展方向的孩子,而不是一個只能念書、聽家長話、申請表格在不專業的申請機構指導下,填得千篇一律的小朋友。所以,在申請的過程中,家長必須認識到,要把學生實力的提升和整個申請過程統一起來,量身打造,整體規劃,才能有獲勝的希望。本報記者 鄭勇
小貼士
美國私立寄宿高中申請遭拒仍能“起死回生”
申請2015年美國私立寄宿高中被拒或者被放在Waiting List的學生,其實還是有“起死回生”或“補錄轉正”的機會的。
首先,哪幾類學生可以考慮從現在開始遞交申請。大致可以分為兩類:一、3月10日放榜被拒或放在Waiting List后補的學生,并且仍希望2015年秋季入讀美國私立寄宿高中的學生。二、啟動較晚,沒有趕在2月截止日期前遞交申請,且迫切希望2015年秋季入讀美國私立寄宿高中的學生。
盡管出國留學有早規劃、早申請之說,但每年仍有為數不少的一批學生突然萌生了出國讀中學的念頭,而且希望馬上能夠出去。那么,現在依然有機會辦理申請美國私立寄宿高中。
事實上,優秀的美國私立寄宿高中,尤其是排名前40至100的學校,3月10日公布的錄取名單只是其錄取篩選學生的第一步。在被錄取學生入學過程中,學校依然會提供少數“招生名額”。國內學生只要把握“招生名額”的時機,就能把握住當年入讀該校最寶貴的“機會”。
至于Waiting list 后補學生如何爭取轉正呢?則需要做到以下幾步:1. 通知學校愿意待在后補名單中;2. 與學校更新你的最新活動,成績,或活動比賽獎項;3. 最重要的是找尋專業的機構,持續向學校推薦,爭取在眾多后補名單的學生中脫穎而出。
責任編輯:yss
(原標題:北京晚報)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