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監會再次警示“貼條險”:不受《保險法》保護
摘要: 晨報訊(記者 孫春祥)中國保監會昨日在官方網站公布一條風險提示公告,內容是關注和防范“貼條險”的風險。這已經是保監會第二次針對互聯網平臺“OK車
晨報訊(記者 孫春祥)中國保監會昨日在官方網站公布一條風險提示公告,內容是關注和防范“貼條險”的風險。這已經是保監會第二次針對互聯網平臺“OK車險”產品——貼條險提出風險警示,并且這一次風險警示較上一次更加詳細。
保監會在風險提示中提到,近日,一款手機APP推出的“貼條險”服務引發了消費者熱議,有消費者因此認為:“我違章被貼條了,由保險買單,真好啊。”事實上,“貼條險”只是打著保險旗號的“李鬼”,與保險并不沾邊,很容易誤導消費者,請廣大消費者務必擦亮雙眼,避免不必要風險和損失。
在具體的風險上,保監會表示,“貼條險”共有四大風險。一是“貼條險”并非保險,并非投保人與被保險人之間的法律關系,不受《保險法》的保護;二是“貼條險”并非保險公司經營行為;三是“貼條險”實質上是減少違法者的違法成本,是一種不良的服務形式,與保險精神不符;四是“貼條險”不保險,容易引起糾紛。
保監會提示消費者,購買“貼條險”需要消費者提供手機號碼、車牌、車主等信息,存在較大的個人信息泄露風險;此外,“貼條險”概念模糊,極易誤導消費者,消費糾紛隱患多,消費維權難度大。
據記者了解,目前OK車險平臺上的“貼條險”已經停售。但對于其定性,保監會依然表示,“將對相關情況作進一步調查,及時公布調查結果。”
責任編輯:wq
(原標題:人民網)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