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房價料將溫和增長
摘要: 中國樓市總體仍然供大于求,但由于中國購房借貸比例很少,因此中國樓市不會崩盤,并將呈溫和上升態勢。上周末的博鰲論壇上與會嘉賓們基本持此意見。 時間短 高房價調整
中國樓市總體仍然供大于求,但由于中國購房借貸比例很少,因此中國樓市不會崩盤,并將呈溫和上升態勢。上周末的博鰲論壇上與會嘉賓們基本持此意見。
時間短 高房價調整未到位
商業地產過剩更加嚴重
國家發改委學術委員會秘書長張燕生表示,高房價原因主要有:第一,2000年以來,消費升級進入新階段,從而拉動房地產市場。第二,中國入世加上美國科技泡沫破滅,驅使大量外資流入中國樓市。第三,美國從2002年到2008年經歷了金融、房地產行業的非理性繁榮,2008年金融危機后又實行量化寬松,大量熱錢涌入中國資本市場。
張燕生還表示,我國應對中的三個“缺位”從根本上導致了高房價。一是匯改缺位:1998年至2005年,人民幣與美元固定匯率,外資趁機大量涌入;二是要素價格市場化缺位:2002年中國基本完成商品市場化,但涉及土地、房產、資源能源的要素價格市場化未能及時跟進。三是危機后調整缺位:我國樓市2008年9月才開始受到危機影響,2009年2月房價已經觸底反彈,未有充足時間實現調整。
平安不動產有限公司董事長兼CEO鄒益民表示,商用房產的需求過剩情況更加嚴重,而且存在“被迫”過剩。現在許多政府向投資商出售土地時都要求“配辦公樓”,投資商別無選擇。而當土地所在區域本身不適合商業發展時,這些“配”的辦公樓就容易形成供應過剩。
地產商多對樓市仍然樂觀
地產商大多對樓市未來表示樂觀。山水文園集團董事局主席李轍表示,城鎮化會催生3億人口的房產需求,新中產階級將有改善性住房需求。只要經濟還在增長,需求就將繼續支撐房地產市場的發展。不過,房地產市場將告別過去無序的、“過山車式”的“機會房產”狀態,逐步走向平穩、理性的“專業房產”市場。
帝海集團總裁李小明也表示,“如果我國的房價跌掉一半,甚至跌掉80%,那已經買了房子的老百姓怎么辦?所以在中國的城鎮化任務沒有完成之前,房價肯定是漲。”
談到房價,香港南豐集團行政總裁梁錦松表示,由于需求有限,中小城市的房價將趨穩。而北、上、深等大城市在外來需求的支撐下,房價還有一定上行壓力。同時,梁錦松稱,現在買房絕大部分人用的貸款很少。只要銀行不出問題,就不會產生金融危機。房價雖然有點壓力,但是不會崩盤。
不動產登記不宜過分解讀
在談到《不動產登記條例》時,李小明表示,它就是個很簡單的,對政府來講一個管理手段、管理方法而已,這個事情不要過分去解讀。
博鰲論壇其他精彩觀點
貨幣政策
周小川:
流動性增加的效果需觀察
中國央行行長周小川昨天在博鰲論壇上稱,中國的貨幣政策需要幫助經濟進行結構性調整。近期央行向市場定量注入流動性,其資源分配效果還需要觀察。周小川認為量化寬松政策有效時間只有2~3年。
周小川還表示,“我們要支持中國經濟的結構性調整。老的行業、傳統產業依然還是占據銀行借款很大的一部分,以及資本市場非常大的融資比例。我們應該逐步地讓這些企業從資本市場和銀行體系當中不要占據過多的資源。” (陳海玲)
資金流動
高盛亞太區副主席哈繼銘:
錢到股市里去了
高盛亞太區副主席哈繼銘在博鰲亞洲論壇上表示:“A股上漲,與GDP增速的相關性幾乎是零,而和貨幣增長速度相關性很高。去年貨幣增長超過12%,名義GDP增長7%多一點,這之間的差擴大到5個百分點,過去這個差哪怕只有3個百分點,實體經濟就起來了。多出來的錢到股市里去了。現在借錢炒股風氣盛行,風險就是實體經濟在走弱,股市大幅度上升。”
A股市場
天融投資董事局主席李浩杰:
股市強勁回暖是無疑義的
天融投資董事局主席李浩杰在博鰲論壇期間表示,“雖然A股可能有一些階段性的調整,但長遠來看,一個周期來看,強勁回暖是毫無疑義的。不遠的將來,我國還會出臺一些新的拉動經濟的措施,都會拉升我國今年的經濟,并刺激股市上升。”
美國加息
美國前商務部長古鐵雷斯:
美聯儲可能在6~9月加息
美國前商務部部長古鐵雷斯昨天在博鰲亞洲論壇上表示,美國經濟復蘇強勁,超出預期,預計6~9月可能加息。
(陳海玲)
責任編輯:ldm
(原標題:廣州日報)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