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高發心腦血管疾病 病人要 “春捂”
摘要: 心腦血管病人要 “春捂” 春季高發病之心腦血管疾病 受訪專家/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急診科 王彤教授 文/羊城晚報記者 余燕紅 通訊員 孫奕宣 &
心腦血管病人要 “春捂”
春季高發病之心腦血管疾病
受訪專家/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急診科 王彤教授
文/羊城晚報記者 余燕紅 通訊員 孫奕宣
“春捂秋凍”是大家耳熟能詳的老諺語,近年來,很多專家根據科學衛生觀念的變化,給它進行了新解釋,如要因人而異,因氣溫而異等。對此,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急診科王彤教授說,經典諺語的新解釋,都有一定道理。但是,對于心腦血管老病號來說,在這乍暖還寒的春天,堅持“春捂”很重要。就在剛剛過去的一周,冷空氣南下,羊城遭遇“倒春寒”,醫院急診室里的心腦血管疾病患者明顯增多,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不在少數。
急性患者不及時治療很危險
68歲的魯大伯(化名)前晚再次來到醫院急診科“報到”,他已經是這里的老病號了。送醫時他意識尚清楚,詳細向醫生訴說了胸痛、胸悶等不適。接診醫生為其做心電圖后發現,魯大伯已經存在廣泛前壁心肌梗死。“此時患者病情已經非常危險,根據診療常規,急性心肌梗死如不能在明確診斷后90分鐘內進行冠狀動脈介入治療,患者很可能面臨死亡。”王彤表示。據介紹,當時其子女不同意立即手術,在反復商量后,最終魯大伯病情突然惡化,因急性左心衰搶救無效死亡。
王彤教授表示,上周廣州氣溫驟降以來,急診室連續收治了數十例心腦血管患者,其中急性心梗者就占不小比例,病情都較嚴重。其中以老年人且曾有高血壓、心臟病等病史者為主,但也不乏從未曾發病的年輕人。“冷空氣刺激是主因,多變氣候讓不少老人難適應,易導致冠狀動脈痙攣,引起冠狀動脈梗塞”。
對于從事戶外、熬夜工作的人群而言,哪怕正值青壯年,也別自恃身體好“逞強”,防寒保暖能有效保護機體免遭意外。“我們曾經收到這樣一名心梗患者,他才31歲,是一名保安。由于在戶外值班,受寒風和低氣溫侵襲,突發急性心梗倒地,送來時心搏驟停、血壓也測不到了,幸虧送醫及時,經過放支架入體內、實施冠狀動脈介入治療,現在病情已經穩定,人也蘇醒了。”他提醒,“不僅是針對心腦血管病,包括風寒感冒、腸胃疾病等,都可以通過多穿衣物進行預防。”
發生心梗即含服硝酸甘油
“倒春寒”季節必須學會“春捂”,防寒保暖是避免血管受冷刺激痙攣第一要務。過往患有冠心病、高血壓的病人要提高警惕,日常避免過度激動,保證充足睡眠。“不要矯枉過正,為了預防而過量服用降壓藥物,因為血壓大幅下降也可能刺激血管痙攣。”王彤表示。
他提醒,一旦發生心梗,家人要立即幫助病人臥倒休息,開窗通風以保證其盡快吸入新鮮氧氣,并幫助其舌下含硝酸甘油或使用亞硝酸異戊酯吸入,同時立即撥打120。如沒有救護車應用平板車或擔架送病人,切忌讓病人自己上救護車或步行、坐公交去醫院,以防使心肌梗塞面積擴大或發生心臟驟停。
責任編輯:yss
(原標題:羊城晚報)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