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歐盟低 中石化回應“國內油價高”
摘要: 去年下半年以來,國際油價持續暴跌,這導致中石化周日晚間發布的年度財報出現了2009年以來首次營收負增長,凈利潤同比下降近三成。與此同時,一篇關于油價的帖子引發網
去年下半年以來,國際油價持續暴跌,這導致中石化周日晚間發布的年度財報出現了2009年以來首次營收負增長,凈利潤同比下降近三成。與此同時,一篇關于油價的帖子引發網友熱議,2008年到2015年,國際油價分別處于超過140美元的高點和40多美元的低谷。而國內的汽油每升價格都是六塊多。對此,中石化以中歐油價對比為“中國油價高”喊冤。
為“中國油價高”兩度喊冤
周日晚間,中石化發布2014年年度財報。數據顯示,出現了2009年以來首次營收負增長。
歸屬于本公司股東凈利潤為人民幣474.30億元,同比下降29.4%。
國際原油價格的大幅下跌,公司需要消化高成本的庫存,煉油毛利被大幅壓縮,這拖累了業績。
國際油價暴跌,國內油價不斷下調,在影響中石化經營業績的同時,也讓其背負著“怨言”。
上周末,這樣一則帖子在網友間熱烈轉發。“今天是個特殊的日子,七年前,2008年的今天,國際原油每桶147美元,中國油價每升6.3元。2015年的今天,國際油價每桶43美元,中國油價仍然是6.3元人民幣。”
中石化官方微博上周六用中國和歐盟的油價對比回應“喊冤”,以此闡述無論國際油價高低,中國的油價始終比歐盟低得多。“今天,國際原油每桶43美元,歐盟每升約9.1元,中國每升6.3元。七年前,因中國經濟形勢及各方壓力,壓縮國內成品油調價幅度,國際原油每桶147美元,歐盟每升約14.8元,而中國每升僅為6.3元。誰是‘冤大頭’,你懂的。”
昨日,中石化官微再次發布微博,展示了全世界多個國家的本月油價。其中,石油出產國委內瑞拉0.02美元/升,美國0.71美元/升,日本1.13美元/升,英國1.67美元/升,中國香港1.92美元/升。與此同時,中國的價格為1.08美元/升,處于中間值。
到底誰是冤大頭?
七年前的2008年,因中國經濟形勢及各方壓力,國家壓縮了國內成品油調價幅度,同時中國石化也于當年獲得了503.42億元的政府補助。中石化在該年報中稱,該等政府補助是為了彌補有關境內成品油價格和原油價格倒掛,以及本集團采取措施滿足國內成品油市場供應,而于相應年度中產生的虧損。
從昨日中石化官微的數據分析,中國油價并不算“貴”。但有業內人士立刻撰文指出,挪威一加侖汽油的價格只占挪威人一天工資的3%,而中國一加侖汽油價格約占其人日均收入的30%。該觀點認為,如果按照人均購買力,中國油價就是貴。
廈門大學能源經濟協同創新中心主任林伯強對記者表示,七年之間,針對油品的稅費有過多次變動,無法就七年前的油價跟現在的油價直接進行對比。特別是去年到目前,連續上漲三次的消費稅,對油價的影響很大。
林伯強認為,成品油的成本包括三個環節,上游生產或進口、煉化以及銷售。現在進口原油時的成本大幅減少,其他的生產及銷售環節的成本并沒有減少,甚至有所上漲。(記者趙嘉妮)
責任編輯:ldm
(原標題:新京報)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