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溝革命民歌
摘要:確山縣竹溝革命民間歌謠,伴隨著確山縣悠久的革命斗爭歷史產生并流傳至今。從大革命時期至解放戰爭時期,各個時期的革命民間歌謠均有流傳,有些至今仍在傳唱。歌謠內容有歌
確山縣竹溝革命民間歌謠,伴隨著確山縣悠久的革命斗爭歷史產生并流傳至今。從大革命時期至解放戰爭時期,各個時期的革命民間歌謠均有流傳,有些至今仍在傳唱。歌謠內容有歌頌黨和領袖的、歌頌人民軍隊的、歌頌英雄人物的,有揭露地主惡霸、鬼子漢奸、反動軍隊和反動政權欺壓人民群眾的,有敘述發生在確山境內重大事件的,有反映人民群眾喜怒哀樂生活情趣的……表現了人民群眾的真實情感,記錄了確山縣各個時期波瀾壯闊的革命斗爭場景、人物、事件,折射出共產黨領導人民群眾進行革命斗爭的光輝歷程。確山竹溝革命民歌不僅是革命文化的遺存,更是非物質文化遺產中一顆璀璨的明珠,對弘揚革命文化、傳承革命傳統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
確山縣當年會演唱革命民歌的人很多。隨著歲月的更替,當年的演唱者多已去世。如今,在世的演唱者楊士英系任店鎮和尚莊村民,現年79歲,身體健康。她出身貧苦,自幼當童養媳。上世紀四十年代和五十年代,她跟著長輩們及在革命老區孤山沖內駐扎的新四軍、解放軍南下工作隊和土改工作隊學會了很多革命歌謠,并經常演唱。現在,她雖然年事已高,但還能演唱十余首竹溝革命民歌。2009年,確山縣竹溝革命民歌被駐馬店市人民政府公布為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楊士英被公布為代表性傳承人。
(姚 晶 輯自市政協文史委《天中記憶·文化卷》)
責任編輯:xmx
(原標題:駐馬店網)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